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教育研究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教育研究

ID:9602255

大小:6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3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教育研究_第1页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教育研究_第2页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教育研究_第3页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教育研究_第4页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教育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教育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教育研究[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而生态教育是生态文明理念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显现。伴随着治理全球生态危机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呼声,生态教育必须具备全新的观念并口内容:重视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养;构建生态教育课程体系;树立“生态人”的培养目标。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为了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生态教育必将发挥其重要作用。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教育;生态人  [作者简介]杨克涛,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陈敬佑,原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临安311300 

2、 [中图分类号]G40 [(PhilipH,Coombs)在其代表作《世界教育危机——系统分析》(TheaticAnalysis)中指出:“教育体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各种形式的不平衡正是这场世界性教育危机的实质所在。”教育存在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一是日益过时的陈旧课程内容与知识增长及学生现实学习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二是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不相适应。”因此,对于生态危机和教育危机的关注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人类自身原有的思维方式、发展模式、道德观及发展观。当生态问题逐渐成为一个敏感而重要的、并与教育密切

3、相关的生态伦理道德问题时,生态教育随之产生。  一般认为,生态教育是指“按照生态学的观点思考教育问题,旨在充分发挥教育在应对生态危机中的作用,为人类的生存与合理发展寻找道路”。正如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所说:“要消除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只有通过每一个人的内心的革命性变革。”科学地对待自然界一旦成为人的内在需要,人类对自然的保护才能真正实施。所以,生态教育是人们对生态危机反思的产物,它既是教育发展的应然选择,也是低碳经济、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新的教育理念。  2、我国生态教育的现状。目前我国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

4、下,各机构部门都采取了一些保护生态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仍然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生态危机隐患。比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城市陷入了“垃圾围城”的窘境。2008年统计年鉴显示,2007年全国655个设市城市的垃圾总量达1.25亿吨,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以8%~10%的速度增长,其增速堪与GDP增速比肩。有关数据显示,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累计堆存量已达70亿吨,在城市的周边形成了一个个垃圾堆甚至“垃圾山”,占地约80多万亩。这还只是有调查数据显示的城市垃圾所造成的生态问题,而广大农村地区的垃圾问题所引起的生态安全可

5、能更令人担忧。所以,只有让人们清楚地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严峻现实,激发其生态环境危机感,才能提高其生态安全责任感的意识。也只有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现状的深刻认识,才能使其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关注这一问题,提高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然而,由于起步较晚,总体来看,我国现阶段的生态教育与国外相比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手段、方法方面,还都显得十分薄弱,最终的教育目标也比较模糊,发展层次较低。探究原因,这一方面是我国的教育体制及传统观念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各界对此不够真正重视所造成的。  长期以来,生态学受教学

6、体制、学科划分及指导思想上的制约,导致了学科之间的割裂,这对生态学的交叉渗透起到了严重的抑制作用。传统观念认为:生态教育仅仅是生物学、生态学等专业工作者及学生的教研任务和学习内容,与其他人员无关;生态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只有专门人才才能接受并用之于实践。从而造成了生态学只能在狭小空间发展应用,生态文明的理念迟迟不能普及的现状。  另外,当前生态教育之所以难以形成规模,更无法贯穿于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级领导干部及团体单位负责人的生态意识相对薄弱。比如,在考察政绩时,没有把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绩纳入综

7、合政绩中来考核,从而形成了领导干部急功近利而不顾生态环境安全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生态教育的贯彻落实。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态教育观    反观我国的生态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只有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他律性和自律性相结合的原则,才能提高具有我国特色的生态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重视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养。生态文明价值观使道德对象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传统价值观和文明观的内涵被大大拓展,它包含以下几方面重要内容:自然界的

8、长期进化所形成的相互联系的客观存在都有其继续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尊重与保护这种生态关系也是尊重和善待人类自己;人类与自然是共同进化的,维护好人类与环境的共生关系才能有利于人类长远发展;树立合理的利益理念,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代内和代际发展机会的平等。这些新型价值观念,是现代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