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与效率:对我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

市场竞争与效率:对我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

ID:9602476

大小:5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3

市场竞争与效率:对我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_第1页
市场竞争与效率:对我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_第2页
市场竞争与效率:对我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_第3页
市场竞争与效率:对我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_第4页
市场竞争与效率:对我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市场竞争与效率:对我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市场竞争与效率:对我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  [摘要]我国的国民经济当中存在一些明显的垄断现象,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国有产权的大量存在有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国内各地的市场化进程产生显著差异,市场化程度可以反映各地的市场竞争状况。本文使用行业内非国有产权的比例、各地的市场化指数,以及市场集中程度来反映市场竞争程度。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市场竞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提高市场竞争程度对于增加产出、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改善创新绩效都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市场竞争;国有产权;效率    竞争能够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观点已经被普遍认可,垄断的各种弊端也被经济学界所关注。

2、但是,对于竞争的积极作用有多大、垄断的损失有多高,相关的定量分析并不多见。本文结合相关统计资料,实证研究竞争对于我国工业行业效率的影响。    一、竞争程度的度量    产业经济学中主要采用市场集中度指标对竞争程度进行衡量。如果市场集中程度高,说明竞争程度比较低;反之,则相反。反映市场集中程度最直接的指标是行业中最大的几家企业的销售额(或者资产、产值等)占整个行业百分比,通常选择最大的4家或8家企业所占的百分比(分别记为CR4和CR8)进行衡量。本文认为,具体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还应当考虑到一些在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国家所不存在的因素。  目前,我国仍然存在很多限制市场竞争的因素

3、,这些限制性因素主要表现在:一些行业仍然维持着高度的行政垄断,限制非国有经济(特别是内资民营经济)的进入;区域市场分割严重,生产要素和商品在国内各地之间的流动受到很大限制;非国有经济难以获得足够的金融支持,融资受到严重制约。虽然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很多原因,但国有产权的影响显然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特殊的公司治理机制,使得国有企业中的实际控制者并不需要为企业经营成本负责。掌握国有企业实际控制权的主管部门、企业领导人、企业职工出于部分利益的考虑,往往追求企业规模最大化、企业总支出最大化等目标,这就为市场的不公平竞争提供了产权基础。为了避免这些不正当竞争的大量出现,政

4、府对国有企业之间的竞争进行严格限制,为他们划定各自的“势力范围”。  第二,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对市场的垄断形成了大量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对我国的政策体制能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为下一步的改革设置了很多障碍,也直接限制了市场竞争的顺利展开。  第三,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政策负担以及预算软约束,导致其效率低下。如果离开行政管制的保护,它们将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生存。所以,政府对国有企业大量存在的行业设置严格的市场进入壁垒,限制民营经济的进入。  目前,我国存在限制市场竞争的一些现实问题,都和国有企业的存在、国有企业的低效率有关。根据这一现实,本文用行业固定资产净值当中非国有产权的比

5、例来衡量市场竞争程度的相对高低。非国有产权比例越高,表明限制竞争的力量越大,竞争越不充分;反之,则相反。同时,我们也将分析市场集中程度的影响。  通过考察我国工业内部37个行业民营经济比重及其变动,可以看出:近年来,在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以及金属制品业等行业中,由于政府限制较少、所需资金不多,从而有大量的民营资金进入;而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采选业、烟草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煤气生产和供应业,以及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政府严格限制非国有经济成分的进入。所以,在这些行业民营经济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

6、。  在市场集中程度方面,各个行业近年来的CR4和CR8没有明显变化。在我国工业行业,那些限制非国有经济进入的行业通常还都维持着很高的市场集中程度,在国有产权比重和市场集中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二者之间线性相关系数大约为76%)。也就是说,这些行业的垄断具有双重特点:不仅限制非国有经济的进入,而且在国有经济比重高的行业其市场集中程度通常也比较高。  在我国现阶段,还应当注意到各个区域不同的具体情况。我国的改革不仅在行业上不是同步展开,在不同区域改革的进展也大不相同。到目前为止的改革大多采用“试点——推广”的模式,再加上各地的历史、文化、产业结构等的不同,以市场化为特点的改革在

7、各地所取得的成就也大不相同。国内学者对市场化衡量的研究以樊纲等人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他们从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产品市场的发育、要素市场的发育、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这5个方面,利用25个基础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市场化指数。目前,已经公布的经济市场化指数包括1997年以来各年份的有关指标。下文将采用樊纲等学者所测算的各地市场化指数来反映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市场化进程。  在我国,各个行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各有差异,这导致了改革开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