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生物膜耐药机制研究

细菌生物膜耐药机制研究

ID:9631725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细菌生物膜耐药机制研究_第1页
细菌生物膜耐药机制研究_第2页
细菌生物膜耐药机制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细菌生物膜耐药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细菌生物膜耐药机制研究【关键词】细菌生物膜;抗感染免疫;耐药性 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 BBF)是细菌耐药性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也是许多慢性感染性疾病反复发作和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BBF可以通过形成特殊结构,影响机体免疫系统来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还可通过抗生素渗透限制、营养限制和形成特殊表型来实现抗生素耐药。  1BBF的结构  BBF或称菌膜,是指细菌吸附于惰性物体如医学材料或机体黏膜表面后,分泌多糖基质、纤维蛋白、脂蛋白等多糖蛋白复合物[1]。游离的单个或单片菌落容易被抗生素杀死,而形成生物膜类高级结构的细菌

2、得以存活。研究证实,成熟的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由蘑菇样或柱样亚单位组成,包括头部、茎部和根部三部分。每个亚单位的结构骨架是胞外多糖纤维或者多糖—蛋白质复合体纠集在一起形成的实心细条,细条交错成网状,菌体之间互相粘连附着于网状结构的表面,外层系碳氢化合物被膜。BBF亚单位之间形成茎部—茎部,头部—头部,茎部—头部水通路,水以对流的方式通过通路输送营养物质,满足细菌生存需要,同时带走细菌代谢废物,功能类似原始的循环系统。BBF的这一特殊结构坚实稳定,不易破坏,大大提高了细菌的存活能力[2]。在BBF形成过程中,细菌的群体感应(quorumse

3、nsing,QS)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QS系统是一种细菌间信息传递机制,通过合成和分泌自诱导分子(autoinducer,AI)的浓度来控制整个细菌群体的行为,当AI浓度随着细菌群体密度达到一定阈值时,即启动特异性基因表达。在铜绿假单胞菌中QS系统由一个复杂的级联系统组成,两个信号系统(LasI/LasR,RhlI/RhlR)分别产生特征性的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homosering lactones,AHL)信号分子,N丁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NbutyrylLhomoserine lactone,BHL)和N(

4、3氧代十二酰)L高丝氨酸内酯(NoxododecanoylLhomoserine lactone,OdDHL)共同应对生存环境的改变[3]。它能够使原本单个游离的原核细胞统一步伐,有组织地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做出反应,有力的增强了细菌群体的生存能力[4]。  2BBF对机体免疫的影响  机体的免疫系统在对抗病原生物入侵方面,一直起着主要作用,是所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基础 。无论是固有免疫还是适应性免疫,免疫细胞对病原生物的识别都是非常重要的。在铜绿假单胞菌引发的感染中,直接与机体免疫系统接触的BBF成分主要是胞外基质的主体—藻酸盐

5、多糖和由细菌释放出来的各种抗原性物质,由于它们的强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5]。但是,BBF包裹在细菌外起到物理屏障作用,使免疫系统因难以接触到细菌本体而发挥不了作用。而大量的抗体与相应的可溶性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感染病灶周围,吸引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蛋白水解酶因不能够穿透生物膜而对细菌损伤不大,而使宿主组织遭到严重破坏[6]。这也是形成生物膜的细菌引发久治不愈的慢性感染的重要原因。  3BBF的耐药机制  BBF的耐药机制,现在主要有渗透限制学说(penetration limitation),营养限制

6、学说(nutrient limitation)和表型推断学说(phenotype)三种[7]。  3.1渗透限制学说  此学说认为,BBF对抗生素的不敏感是由于生物膜内细菌分泌的胞外多聚物被膜形成了屏障,阻止了抗生素的穿入。  形成生物膜的菌株,细菌密度较高,细菌间空隙狭小并且含有大量的不溶水性蛋白多糖,使抗生素的渗入变得异常困难。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可以缓慢地渗透这层胞外基质,但因达不到有效浓度而不能发挥作用,长期使用还易诱发β内酰胺酶的表达,而水解掉β内酰胺类抗生素[8],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因带有正电荷,易被带有负电荷的藻酸盐复合物吸引

7、而阻止其渗透[5],但有些抗生素则完全不受影响,例如利福平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9]。可是,即使能够穿透BBF,药物未必能对细菌造成伤害。实验证实,氟化喹啉可以轻易穿透大部分细菌生物膜,氨苄青霉素也可以穿透缺乏β内酰胺酶的肺炎杆菌生物膜,但细菌对这些药物仍然不敏感[10]。这提示我们抗生素渗透限制学说还无法完全解释所有BBF的耐药性。  3.2营养限制学说  此学说认为,BBF内的细菌,至少是部分细菌,由于受营养供给的限制,生长缓慢从而对抗生素不敏感。BBF营养成分浓度由外至内呈梯度下降,而氧在外部浅层就已消耗,而造成深部形成厌氧环境,并

8、且还有大量代谢物堆积[11],内层的细菌所处的这种缓慢生长状态也称饥饿状态,而大多数抗生素都不能很好的杀灭这种处于饥饿状态的细菌。而当使用抗生素时,表层细菌被率先杀死,但中层和深层细菌受影响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