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大学生浮躁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

关于当代大学生浮躁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

ID:9653172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4

关于当代大学生浮躁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_第1页
关于当代大学生浮躁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_第2页
关于当代大学生浮躁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_第3页
关于当代大学生浮躁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当代大学生浮躁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当代大学生浮躁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小编专门编辑了“关于当代大学生浮躁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良情绪,大凡不都是因为空虚,而是因浮躁心理所致。浮躁是不踏实、急于求成的现实体现和内心焦躁不安心理体验的综合体现。其特点:一是冲动,二是情绪化,三是盲目性,四是偏执。表现在大学生身上为:急功近利、狂热浮夸,因为他们有诸多的想法和抱负,所以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焦躁不安、做事无恒。这种浮躁心理,对大学生的学习、成长、就业、成才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只有认真研究、制定相应对策,才能

2、更好保证和促进高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保障高校教育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一、当代大学生浮躁心理成因通过多年从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对多届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导致当代大学生心理浮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把它们归结起来可说是“新读书无用论”与“独子综合症”的集中反映。1.“新读书无用论”是造成当代大学生心理浮躁的首要原因许多人都还记得,十年浩劫时期“读书无用论”是因为“造反有理”而生,那时青年人不用读书只会造反照样能混迹社会,甚至能荣登国家政治舞台;改革开放初期,“读书无用论”是因为短期致富的成本远远低于长期读书致富的成本所致;市场经济初期,“读书无用”则是因为市场选择出现了“脑体倒挂

3、”,重视结果平等,而忽视了实质平等;而当今则出现了另一种比较严重的“新读书无用论”思潮。年据重庆市招办人士透露,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为什么不读书放弃高考?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就业;二是成本。在笔者分管大学生就业工作多年中,亲眼目睹了几届毕业生如何走向社会。他们在先就业后择业的指导下,通过双向选择、专业考试、面试筛选、待遇谈判,几轮下来,所剩无几;其工作待遇:一般情况是专科生每月800元-1500元,本科生每月1500元-元;但在很多情况下是工资与学历无关,大学毕业生甚至和临时工一样待遇,而且月终收益还不如他人。这还算是已经就业了,仍有一些大学生根本就找不到工作,就连

4、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找工作也是难上加难,甚至是“海龟”也变成“海带(待)”了。其实,多数人也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然而,从就业角度看,教育的高投入与就业的低收益形成强烈对比,一些家庭因孩子上大学,债台高筑,使人们不得不望而却步。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徐安琪在《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的调研报告中指出,从直接经济成本看,0岁至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将达到25万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则可能高达48万元。一个家庭节衣缩食辛苦供养出一个大学生,最终还要为工作发愁。学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来到校园,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坐在教室里,一方面是为自己前程到大学来深造;另

5、一方面还要为今后很不确定的生活前途担忧。他们的心情消极失落、犹豫不定、烦躁不安、彷徨失措,沉迷网络从中找回现实的缺失。低效益就业的社会现实形成“新读书无用”思潮,造成当代大学生的浮躁心态。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男性护生实习期间真实体验质性的研究”,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在现代护理发展的过程中,护理工作一直是以女性为主导的职业[]。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护理学专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男护士逐渐走上护理岗位[],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男护士数量已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统计显示,美国269万名注册护士中,男护士数量为14.69万,占5.4;英国男护士占注

6、册护士的比例为1o.21,则上升到了11%[3]。在我国,由于千百年来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男护士更是凤毛麟角。因而,国内对男性护生(士)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文章不多,且较侧重于一般性报道或量性研究,鲜见对其进行内心体验的质性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访谈,详细描述和理解男性护生实习期间的心理体验,以增进各级护理教育管理者对男性实习护生这一特殊群体在特殊场景中的理解与关注。同时,也为护理教育管理者制定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在我院实习的男性护生共13人,年龄2o~24岁;实习期均为11个月(当年7月~次年5月);学历层次为中专8人,大专5人;家庭状况:独生子6人,来自

7、农村家庭、工人家庭及干部家庭的人数分别是6人、5人、2人。1.2研究方法本研究为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中vanmanen的诠释现象学的理论研究法,以半结构性的深入访谈方式收集资料。预先设计访谈提纲,作为访谈的指引,避免因遗漏而影响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4]。1.3研究对象的伦理问题为保护被访谈者的隐私,研究者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在访谈前向被访谈者讲明研究的内容、目的、方法,承诺用编码代替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