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例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应用

98例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应用

ID:9672174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98例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应用_第1页
98例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应用_第2页
98例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98例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98例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应用周玉阳法宪恩高成山余海彬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14[摘要]目的研究微创心脏手术过程中体外循环的应用,为临床操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将我院心外科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98例接受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进行手术,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在建立体外循环时通过二级股静脉、股动脉进行插管,如有需要可由上腔静脉插管为患者引流;其他患者由股静脉、同侧的股动脉、上腔静脉插管为患者建立体外循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2、,在脱离体外循环后未出现并发症或其他意外,恢复较好,其中1例死亡,其他97例患者治愈并出院。1例患者进行常规超滤,超滤液量在1500~3000mL;4例平衡超滤合并常规超滤,超滤液量在3750~6400mL;4例平衡超滤,超滤液量2200~7500mL。最低肛温在31.0~35.6℃,平均(34.2±1.5)℃,最低鼻温在27.3~35.2℃,平均(33.1±1.7)℃。31例患者心脏实现自动复跳,心率为59次/min。胸腔引流量在50~400,平均(120±213)mL。结论微创心脏手术中实施体外循环对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

3、的意义,应在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jyqkL;4例平衡超滤合并常规超滤,超滤液量在3750~6400mL。4例平衡超滤,超滤液量2200~7500mL;最低肛温保持在31.0~35.6℃,平均(34.2±1.5)℃,,最低鼻温保持在27.3~35.2℃,平均(33.1±1.7)℃,其中31例患者的心脏实现自动复跳,心率为59次/min。所有患者均返回监护室,胸腔引流量在50~400mL,平均(120±213)mL。患者在脱离体外循环后未出现并发症或其他意外,恢复较好更好,手术患者各阶段所用时间和传统手术相比均有所减少,具

4、体结果见表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微创手术得到广泛的应用,相对于传统手术,微创心外科操作止血快、出血量小,开胸简便,在心外科手术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更多的患者要求该项操作[2]。选择合适的循环回路建立器械和方法,良好的仪器设备是回路运行顺利的保证,首先应选择合适的循环回路建立器械和方法;主要用药包括:速尿、氯化钾、硫酸镁、乌司他丁、碳酸氢钠、抗生素等。为使患者的红细胞比容保持在0.20~0.25之间,可适当加入与患者血型相同的红细胞悬液、血浆、20%的人血白蛋白[3]。为使预充总量保持在1500~1800mL,预充

5、后晶体胶体保持在0.5~0.8内,体外循环所需预冲液选择万汶或是林格氏液,一般患者由股静脉、同侧的股动脉、上腔静脉插管为患者建立体外循环;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在建立体外循环时通过二级股静脉、股动脉进行插管,如有需要可由上腔静脉插管为患者引流此外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安装超滤器,注意用药种类及方法以及体外循环转流过程中的管理方法[4]。在进行手术过程中,建立CPB有着多种不同的方法,可以根据术者自身习惯并结合手术安全性,科学的选择建立CPB的方式,一般情况下选择股动脉、上腔静脉还有股静脉作为引流建立点,而主动

6、脉瓣发生病变的患者,则需要使用股动脉还有二经股静脉插管方式,如有必要可以再选择上腔静脉插管。相对于其它CPB回路的建立方案,这种建立方式不但能够保障CPB静脉回流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还可以尽可能降低手术野被太多CPB管路阻挡的情况,让术者操作空间得以扩大,更重要的是心内手术操作所需时间也能够因此被缩短,争取宝贵时间。值得一提的是在股动脉和股静脉插管的选择以及进行中,术者和灌注师之间要保持充分的沟通,插管的型号要匹配,在满足了CPB转流需求的同时还要兼顾插管位置的科学合理,这是为了防止管路不通畅或者在转流的时候管路内压力太高

7、,导致相应血管受到损伤以及发生组织水肿。股动脉血管相对较细,要是的灌注流量满足需要,因此置入的插管尽可能选择管径较大的。插管过程中要对相应血管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血管内膜出现损伤并引发诸如血管夹层、瘢痕或者缩窄等并发症。在进行治疗过程中术者要保持绝对的耐心和严谨,这有可能加长回路建立所需时间,但如果手术分成上下两组同时进行的话,则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所需时间。在进行灌注时需注重对心脑肺等脏器保护,灌注压在顺行灌注时控制在26.7kPa之下,灌注速度每分钟设置在250~300mL之间,灌注量则控制在每千克10~20mL之间。

8、合理管理并监控体外循环转流过程在为患者建立体外循环前需对其进行全身肝素化,患者接受麻醉后降低变温毯及室内的温度,同时根据变温水箱的变化降低血液温度,在体外循环的转流过程中要使患者平均的动脉压维持在50~80mmHg内,灌注量保持在2.0~3.2L/(m·min)范围内,为停跳组患者阻断升主动脉后,为保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