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观察

ID:9672486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5

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观察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观察呃逆是脾胃病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是气逆上冲致患者喉中呃呃连声,频发而声短,且患者无法自行停止[1]。顽固性呃逆,在中医学上谓为哕症,西医上将之命名为膈肌痉挛,顽同性呃逆的出现会对该类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严重不利影响,造成病人身心两方面的沉重压力,带来极大的痛苦与不便,发作严重时甚至可造成患者的死亡。目前西医对该病证在临床上尚未能确定准确的病因,也未研制出特异性的治疗方式,故现多采用中医方法治疗。为了进一步探讨适宜于顽同性呃逆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法,我们

2、自2012年1月起对收治于我科的顽同性呃逆患者实施了中医针灸治疗方法,现将研究情况与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于我科的顽固性呃逆患者50例做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数量为21例,女性患者数量为29例本文由.L.收集整理,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51.32±4.78岁。将5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等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中药汤剂为治疗方

3、案。试验组接受中医针灸治疗方案,取膻中、足三里以及内关三穴为主穴。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穴位加减方案如下:对情志不舒所导致的顽固性呃逆者在主穴的基础上加人中穴与太冲穴针灸;对饮食不节所导致的顽固性呃逆患者,主穴基础之上再加以中脘穴和天枢穴针灸;对正气亏虚所导致的顽固性呃逆患者在主穴的基础之上加血海穴与关元穴针灸。行针手法如下:选择强刺激右转泻法为主来实施对热证以及实证患者的针灸,根据患者的耐受度确定行针强度,行针频率为15-20min1次,留针时间为30-60min;选择左转轻手法补法为主来实施对寒证和虚证患者的

4、针灸,每日行针一次,疗程为7天。  1.3评价标准: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以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呃逆的疗效评价标准为参照[2],该诊断疗效标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分为三个疗效级别,临床治愈的标准为患者的呃逆症状消失且于一周内未出现复发;临床好转的标准为患者的呃逆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发作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治疗无效的标准为患者的呃逆症状未获得减轻,发作的次数、发作的程度较治疗前均未出现明显的减少、减轻。  1.4统计学方法:对研究所得的各项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顽固性呃逆患者治疗后

5、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顽固性呃逆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例数(%)]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试验组2518(72.00)6(24.00)1(4.00)24(96.00)对照组2512(48.00)7(28.00)6(24.00)19(76.00)注: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X2=4.153,p=0.04

6、2  3讨论  顽固性呃逆是指呃逆症状典型且发作频繁,发作持续时间在一天以上,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可能持续几天至数月、数年不等,该病证的长期存在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节奏的紊乱现象,对该类患者生活质量的高低存在严重的影响[3]。祖国医学观点认为,与顽固性呃逆的病因存在密切的关系的主要是:情志方面的失调、饮食方面的无节制、久病气虚等。膻中穴主机体之气机,内关穴为八脉交会穴,针刺二穴有利膈宽胸之效,针刺足三里可奏益气补中、脾胃调理之效。对以上三穴实施中医针灸,对于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效果显著。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中医针灸

7、治疗的试验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接受中药汤剂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且具有操作方法简便,无不良反应的优势,提示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具有显著效果,是一种顽固性呃逆的理想治疗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