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浅谈

中职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浅谈

ID:9672754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中职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浅谈_第1页
中职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浅谈_第2页
中职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浅谈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职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职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浅谈  【摘要】随着中职教育的逐步发展,教学改革的深入进入,促使我们更加认真面对教学督导工作中出现的一些不足和困扰,并予以分析研究解决。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学督导    随着中职教育的逐步发展,教学改革的深入进入,促使我们更加认真面对教学督导工作中出现的一些不足和困扰,并予以分析研究解决。    一、确立教学督导工作的科学理念    首先,必须清楚、准确的认识到,教学督导工作是全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对教学督导工作的性质、地位、作用、任务理解的基础,坚持这一点,才能有效克服“教学督导可有可无”,“教学督

2、导重要不重要”,“教学督导该抓不该抓”等模糊认识和错误倾向的干扰,把教学督导工作摆上学校整体发展的议事日程,列入发展规化,下达工作任务、发展和积极作用。  其次,必须全面、充分认识到,教学督导工作是学校对教学过程的组织,于实践进行监督、指导的重要形式。围绕这一点,实质上解决了学校在教学和管理中,谁监督谁,谁来监督,怎么监督的基本问题,明确领导体制,配置专门的机构及人员,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有计划、有目的、有措施、有检查的进行工作。  再次,必须客观具体的认识到,教学督导工作是学校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教学秩序和成效,促进

3、教学健康全面发展的一种“督导”、“检查”、“指导”、“评估”,最终达到保证教学质量的目的。落实这一点就是实现了将教学督导工作的各项目标具体化、各种方式形象化、各种措施考量化,避免了工作的主观性、随意性和无效性。    二、正视教学督导工作的现存问题    面对办学规模,教学水平,实训环境,招生方式,就业渠道等社会竞争的加剧,中职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不足和困扰问题更加突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弱”  教学督导工作无重点,没有围绕学校的“行业、专业特色办学”,“学生培养的具体目标”,“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这些学校的教学和管理的中

4、心开展。仅维持对老师及学生们的日常上课情况进行检查,有时因事物繁忙或人手不足而荒疏。对检查中发现的“苗头”“现象”等问题,多数仅就事论人,没能就事论事、就人论理,从源头、机制上找原因,以制度规章来抓预防,以至防不胜防,难以形成开创性的工作局面。  (二)“散”  教学督导工作无规章制度可循,工作长期靠某些领导的重视与否,某次会议论及与否,某次上级部门检查与否来完成。日常工作满足直觉、检查汇报完就松懈,形不成全过程的、有成效的运作机制。  (三)“小”  教学督导工作的体制不明确。常常有提名,无人管。机构设置“精、少”,一般附属于教务或其它行

5、政部门里,忽视了“自我监督”的悖论。专职人员的配备,没有对教学和管理部门中的优秀人员中选配或交流,业务不熟,水平不高,自我表率不强,日趋“老、弱、残”。  (四)“慢”  教学督导工作不到位、不及时,成效不显著。加上“弱、散、小”的原因,造成检查结果口语化,没有形成准确文字纪录资料。涉及多个教学和管理部门职能交叉,沟通、合力严重不足,难以对具体当事人评先选优,工资晋升,奖金发放,职称评定,岗位安排等切身利益“公平、公正、公开”处理,以至奖、罚不分明,教育引导无典型无号召力。  三、完善教学督导工作的对策    (一)教学督导工作应服从于、服

6、务于学校建设发展的中心。既要抓好对老师及学生们上课的“督促”、“检查”、“指导”,更要抓好学校建设发展中的方针、目标、作风等方向性,重点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以重点推动日常,用日常保障重点。要从“苗头”、“现象”中论事论人论理,始终把握学校教学和管理的督导方向。  (二)抓好基础工作。“万丈高楼平地起”,必须花大力气抓好教学督导工作的工作性质、任务、地位、职能、权限程序措施等规范化,致以服务人、教育人、督导人、引导人。  (三)确立适合本校教学督导的领导体制。一般应采用垂直方式,由校职代教学委员会领导,确认主管的校领导成员,设

7、立专门机构(部门),选派(交流)经验丰富业务精湛、工作娴熟的专职人员,辅以有分量的离退休老教师和一般性专门人员。  (四)教学督导的各项措施既要以人为本,和谐共荣,又要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自动化:1.建立全校教学和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入校历年的个人德、勤、绩考核的信息档案;2.建立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听课,问卷案,查试卷等)、期中评估等独到结果的全面信息档案;3.建立违反学校教学、管理规定的各种“苗头”“现象”“事故”的人员信息档案;4.在以上三个信息档案基础上,建立与每个教学和管理人员,全学年及全学期评先选优、工资晋升、奖金发放、职称

8、评定、岗位安排等切身利益结构的考评量化机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