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作文”教学模式初探

“生活作文”教学模式初探

ID:9679134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生活作文”教学模式初探_第1页
“生活作文”教学模式初探_第2页
“生活作文”教学模式初探_第3页
资源描述:

《“生活作文”教学模式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活作文”教学模式初探一、以“大量阅读”为依托大量阅读是指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大量阅读课内外书籍,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生活范围有限,大部分知识来自书本,而从书本获得的知识来自生活,这就促使学生既要从书本中体会,又要在生活中对所学知识进行体验,并获得更多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学练作文,大有裨益。在教学过程中“大量阅读”的方法,笔者大致分为以下几种:(一)以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使课内知识得到延伸、放大1、延伸型阅读。教材中有些篇目很适合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性课外阅读。例如,《狱中联欢》选自优秀小说集《红岩》,《凡卡》选自《

2、契诃夫短篇小说集》。在教学课文之余,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有关的书籍,增加对知识的学习和积累。2、放大型阅读。有些课文,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藤野先生》,一篇是写鲁迅的,一篇是鲁迅写的。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扩大阅读范围,搜集有关鲁迅生平、作品、故事等等方面的书籍进行阅读,从而扩大知识面。(二)以课外阅读促进课内知识的消化理解。《琥珀》这篇课文属于科学推理型文章,牵涉到地壳的变化,化石的形成等等自然知识,单凭几节语文课很难讲清其中的科学道理。如果教师借助课外阅读,有意识地提示学生去读一些科普类书籍,在了解相关的知识以后,再来进行课内阅读,效果就截然不同了。

3、(三)以课内外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来满足对学生各个层面知识的需求。通过一团一角一节(音乐话剧团、读书角、读书节)、两报两站两中心(小报、校报记者站、广播站、导读中心、信息中心)、三赛三课三评(知识竞赛、故事赛、演讲赛、赏析课、渗透课、汇报课、评读书征文、评读书指导、评读书能手)来推动读书活动,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藏书,充分发挥学校读书管理网络的作用,使学校的读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满足学生对各个学科、各种层面知识的需求。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为学生“生活作文”积累了语言知识、表达方式及情境体验。二、以“生活体验”为源头“生活体验”是知识的延伸,学生在生活体验中不自

4、觉都要用所学知识去解释一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通过切身的生活体验激发强烈的求知欲,这时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去关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充分利用这一机会要求学生写一些感受、心得、体会等,往往学生能激发出“生活作文”的热情,写作基础不知不觉得到提高。(一)自发活动。这类活动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它具有主动性、随机性、经常性的特点,量很大,面也广。比如:看电视、唱歌、游戏、交友、外出旅行、做家务等等都是自发活动的内容。在这些健康、充实、自然的常规化生活中,让学生观察、感受和记录,使这些自发活动成为大容量的“生活作文”的素材。三、以“真情

5、表达”为目标“真情表达”是指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同时激发出的情感,通过“生活作文”表达出来,摆脱了一些套话,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情感充分展露在笔下的字里行间,提高写作水平。(一)开放的命题方式。传统的作文教学都是教师命题,甚至给出一个框架,让学生去硬性填充,学生在表达方式上没有选择的余地,我们称之“表格式”作文。这种封闭式教学容易使学生脱离生活实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对学生是一种带强制性的训练,这就不可避免的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活作文”重视学生的主体发挥,尊重学生的表达愿望,让学生自由选择表达方式,减轻他们对习作的心理负担。1、现场抒臆。这就是让

6、学生在现场体验,无拘无束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当学生来到河畔,面对被污染的河水时,教师抓住时机,让学生面对这痛心的场面,把自己的心情用一句话或几句话自由表达出来。2、真实回放。就是让学生把捕捉到的信息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真实的再现,这种再现可以是表演性的,可以是叙述性的,还可以是图片介绍性的。例如,几个同学去市场买东西,回来后,他们分角色以小品形式表演来再现那个过程。(二)开放写作体裁。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心理特点,他们获得的经验、感情、思想不可能千篇一律,开放的写作题材便应运而生,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飞翔的天空。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内心体验和对

7、真实的现实世界的探索、了解,写自己想写的话。他们既可以写成想象作文,也可以写日记、读书心得等。多样化、自由开放的写作体裁,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和创造能力。(三)开放的交流场地。交流场地的开放性,最主要的是体现在交流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在课前、课中或课后,可以在课堂内外抓住表达的最快状态,去说、去写、去表达、去交流。这种交流时空的开放,淡化了作文的应试性,凸现了作文的实用性。“生活作文”的教学模式,如果要继续深入的探讨,远不止这些。笔者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利用“生活作文”的教学模式对如何快速的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将做更进一步的探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