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博实名制的思考

关于微博实名制的思考

ID:9700337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5

关于微博实名制的思考_第1页
关于微博实名制的思考_第2页
关于微博实名制的思考_第3页
关于微博实名制的思考_第4页
关于微博实名制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微博实名制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微博实名制的思考  “微博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的热点,传播平台、媒体属性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加强互联网的微博管理问题也受到关注,我建议国家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互联网以及微博管理,开微博的人,最好实行实名制。”①全国人大代表、著名歌唱家李丹阳两会期间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微博实名制的问题在两会期间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于微博管理问题的思考。  关于微博的问题在两会上得以提出,并且引来热议,足以见得微博这样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流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占有了相当重要的地位。的确,2010年以来微博在中国网民的生活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

2、角色。以具有代表性的新浪微博为例,新浪CEO曹国伟在2011年3月2日发布财报时介绍称,其微博的注册用户总数已超过1亿。②如此庞大的用户数量使得微博得以迅速发展,也使得微博的力量不容小觑。如果说2007年被专家学者们定义为中国的网络民意元年,那么笔者认为2010年完全可以被认为是中国的微博元年。  关于网络采用实名制的问题一直是网民们关注的焦点,而此次经李丹阳代表提出的微博实名制问题则引起了大家的进一步思考。笔者欲借本文谈一谈自己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使得交流渠道更加顺畅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很多人工作、生活中不

3、可缺少的一种工具。中国网民的数量在21世纪的头10年以惊人的数量急速增长。中央外宣办主任、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表示,截至2010年11月底,中国网民总数达到4.5亿。这个数字比2009年底的数字增长了6600万。③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其为主要平台的新媒体也逐步占领了相当可观的市场,将越来越多的受众从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中分离出来,形成了数量众多的新媒体用户。微博正是这种新媒体的典型代表。  世界上最早的微博是由美国人斯通、威廉姆斯和多尔西共同在2006年6月创建的Twitter。在中国,微博也有两三年的发展过程,早期的中国微博网站包括饭否、叽歪和嘀咕等

4、,而现在最受人关注的则是新浪微博。新浪微博2009年8月14日开始内测,目前是中国用户数最多的微博产品。④  有学者曾提出过一个在数字时代的信息补偿模式:为相关信息的任务表现支付报酬,而不是为信息本身支付报酬。我们向他们支付报酬并不是因为他们创造了信息,而是他们运用信息的能力。我们并不关心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的。⑤可以看出,由于人们并没有能够预见到互联网和网络媒体会有如此高速的发展,因此当时的学者们认为传播信息的能力和技术只掌握在极少部分的专业人士手中。由此,受众使用信息必须支付相应的费用。但是,随着各类新兴网络媒介出现在大家的生活和工作之中,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曾经

5、的受众)掌握了打开信息传播之门的“金钥匙”。  微博相较于之前的各种媒体工具,门槛更低,使用也更加方便。不少用户使用登录微博,这就使得受众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地接收来自微博的信息,同时也可以随时随地地发布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可以说,微博相较于传统媒体在便捷性上更胜一筹。新闻发布向来讲求时效性,而微博省去了采访、编辑、审阅、定稿等中间环节,真正做到了信息发布的快速、有效。  过去,由于技术等条件的制约,中国普通百姓一直处于“失语”的状态,在信息传播之中,长期处在纯粹的被动受传地位。而网络新媒体可以让很多普通用户参与到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来,使他们从受传者变为了传播者,这一角

6、色定位的转变,满足了很多用户表达的欲望,也使得他们的话语权得以保障。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前的9月30日,人民网“强国论坛”一位署名为“小火龙”的网友发布了一篇题为《胡总书记,请到“强坛”来听听我们的心里话》的帖子,一时引来网民的高度关注和大量跟帖。这种普通民众与党中央总书记的直接交流,在传统媒体主宰的时代是难以想象,也难以实现的。  微博的传播特点与社会意义  微博传播的碎片化特点和放大效应。之前的网络交流工具,大都围绕着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如BBS上大家的发言基本都是围绕着“楼主”的主帖进行,聊天群的成员则拥有相同的喜好,大家的交流自然是离不开他们共同关心的

7、话题。而微博信息的传播却具有自己的特点。  打开微博的页面,看到的往往是观点的大杂烩,各类网友粉墨登场,所发布的话题也各不相关,仿佛一个信息的自由市场。而且微博页面上的文本多是不成系统的,多数是闲言碎语的唠叨、琐碎的生活细节。⑥信息以这样的形式出现于微博上,使得微博的信息传播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形态。  但同时,这种碎片化的传播形态中一旦出现可以引起大多数人兴趣的话题,就会形成一股势不可当的力量,迅速形成舆论旋风。新浪微博上有一个“”功能:只要在某一个用户的微博名字前面加上符号,那么该用户就可以收到网络的自动提示,被告知有人提到了他,并可以直接点击查看其内容。这样一

8、来,就使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