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几个误区

浅论语文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几个误区

ID:9736552

大小:59.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07

浅论语文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几个误区_第1页
浅论语文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几个误区_第2页
浅论语文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几个误区_第3页
浅论语文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几个误区_第4页
浅论语文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几个误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语文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几个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论语文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几个误区〔论文关健词〕新课程标准 课程改革 语文教学  〔论文摘要」随着墓础教育语丈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语文教学改革的认识更加深入。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也存在认识的误区和教学操作上的失误:“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让学生多说多讲,让学生占用较多的课堂时呵;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就是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大家共同研究问题;鉴赏课文写作之美只通过反复诵读就可实现;对课程改革与考试的关系认识定位不准确;新课程要淡化语法、修辞的学习。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发的视野,具

2、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语文教育应该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语文改革的认识更加深入,关于语文课程的思维也变得更加活跃,但也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教学操作上的失误,出现了矫枉过正的倾向。这些都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误区一:“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让学生多说多讲,一切交给学生做《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

3、情景。坚持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是新课程的重要指导思想。有的教师认为:让学生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让学生多说多讲,教师少讲或者不讲;上课时教师不能占据课堂,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因此,每节语文课教师都把读书、了解、认字、释词、分析重点句子、剖析文章脉络、总结文章主旨、探求文章写法、赏析语言特色、实施美育,甚至处理作业、批改作文、出考试题、评阅试卷、批改作文等,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去做:每一节课都要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要求大面积发言,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去学习。教师不能也不敢多讲,否则就是教师包办学习,就是一言堂,就是压抑学生的创

4、造能力,就是严重违背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些地方甚至把“一切交给学生去做”作为教学改革的成绩加以渲染。这是严重的认识偏颇,是对课程改革理念的曲解,是矫枉过正、走上极端的错误做法。把学习权、参与权交给学生,课堂上让学生唱主角,这是对的。但是,首先需要弄清“唱主角”的内涵。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不能简单地从教学活动的形式或者占用课堂时间的多少去衡量。让学生“唱主角”,首先是在教育理念上,要确立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维的新观念,改变以往教师主宰课堂、“一言堂”、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状况,让学生充分调动“想要学”的内

5、因,真正开动思维机器,确保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备课、施教、作业、训练等各个环节,都要清楚学生的基础,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时时想到如何让学生容易学会,如何使学生学得更好,这就是在理念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传授知识和训练能力,要因文章体裁、内容制宜,要因人制宜,灵活掌握,求真务实,以学习效果为根本。至于谁为主体、谁是主角,不能仅仅看外在形式,也不能仅仅看谁在活动或者谁占用课堂时间多。教师或学生占用时间多甚至始终占用课堂时间,这并不等于他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主角。在这个问题上,既要看形式,又要看动机和效果。课堂上热热闹闹,实际所学甚少,就

6、是一种花架子。那种一提到教学改革,就连必要的教师引导和讲解也不敢做了以及担心被指责是“穿新鞋走老路”的顾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也是错误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假如教师不讲了,那么教学方法中最基本、最传统的讲授法也就不存在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误区二: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就是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特别指出:语文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一些教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存在偏差,他们认为:提倡自主学习,就是让教师放开

7、约束,让学生自由自在、毫无压力地轻松学习,让学生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合作、探究,就是让学生分组讨论,大家共同研究问题,发挥各自特长,互相交流,集体探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不提要求,尽量让学生放松地学习,消除压力,并且,每一节课都安排小组讨论,即便有的问题无需探究,也要这么做,课堂讨论成了每一节课必不可少的固定教学形式。有的教师甚至不看学习内容反复进行没有必要的讨论,似乎不使用这个形式就是陈旧的教学方式,使用了这一方式就是落实了新课程标准。这里存在着对课堂讨论教学形式的使用和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两方面的误解。课堂讨论这一

8、教学形式有很多优点,但教师在使用时要掌握好时机,不能乱用。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教师要正确、全面地理解。倡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