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闻真实性原则-道德约束与实践要求

试论新闻真实性原则-道德约束与实践要求

ID:9745364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7

试论新闻真实性原则-道德约束与实践要求_第1页
试论新闻真实性原则-道德约束与实践要求_第2页
试论新闻真实性原则-道德约束与实践要求_第3页
试论新闻真实性原则-道德约束与实践要求_第4页
试论新闻真实性原则-道德约束与实践要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新闻真实性原则-道德约束与实践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论新闻真实性原则:道德约束与实践要求论文关键词:新闻真实性符号语言论文摘要:由于新闻真实性中的“真实”过于模糊,向来使其颇具争议。本文试图结合西方哲学理论和新闻实践两个层面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意在说明新闻真实性应该从新闻伦理和新闻实践两个方面加以理解,并提出各自不同的要求。新闻真实性原则在伦理道德层面是一种追求和理想,而在实践操作层面的要求则是准确与客观。  一、前言  笔者在中国知网以“新闻真实性”为关键词进行简单检索,发现共有301条相关记录,从2010年4月24日到本文发表日期,共有143条记录。可见新闻真实性是个常说常新

2、的话题。这也很好理解,因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一般来说,真理总是愈辩愈明,正如新闻自由主义的先驱约翰·米尔顿曾经说过,“哪有真理和谬论辩论时失败的时候呢?”可是对于“新闻真实性”这个问题,大家却有不一样的意见。  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指出:“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在分析了几组概念如,“新闻真实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单个真实和整体真实”及“新闻真实和本质真实”之后,他最后提出:“新闻报道的真与假只有一个标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1]  四川大学新闻学教授张小元则用现象学的观点对新闻真

3、实进行了分析,在他看来新闻真实应该有两个不同的含义:一是“与假新闻相对立的新闻真实,即新闻不能够造假”;二是与“假新闻相无关的新闻真实,即新闻报道与实际发生的新闻事件的‘同一性’问题——两者是否可能具有‘同一性’,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同一性’”。[2]  本文试图结合两位专家的研究,从西方哲学理论和新闻实践活动本身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梳理,以期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    二、对新闻真实性的追问与理解    既然提出新闻真实性这样一个原则,则其前提假设是该新闻真实性是可以实现的。事实上我们面对这样一个广袤无垠的自然环境,即

4、使新闻人身处事件发生现场,如实地反映事件全部既不可能也没必要。没有人能真正全面地认识世界,除非有个万能的上帝。况且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已经不再是“纯客观”世界,而是一个符号化了的世界。  (一)生活的现实——符号世界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在他的重要著作《人论》中提到:“人是符号的动物。”在他看来,文化是符号的形式,人类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符号”或者“象征”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人建立起人之为人的“主体性”(符号功能),并构成一个文化世界。按照这一理论,我们认识的世界其实已经不是自然状态的世界了,而是一个符号化了的世界,这样一来,我们认识这

5、个世界的时候必然会打上符号的烙印。  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求新闻人呈现事实真相,如实反映事实。但是新闻人呈现的只能是对一新闻事件进行选择的结果,而不是直接呈现该新闻事件。在“新闻人——新闻事件——新闻作品”三者之间,新闻人承担的并不是一个镜子的角色,并没有木然地将自己看到的情况完完整整、不加挑剔地全部呈现给受众。即使真的可以做到这一点,这样的新闻也是没有人愿意去关注的。  既然我们生活在一个符号的世界中,从一出世,就一直通过符号来认识这个世界,那我们认识世界的时候已经戴上了一副隐形眼镜(或许不是隐形的,因为没有人能不受到环境的影响,所

6、以没有人不戴这样的眼镜)。我们就是戴着“有色眼镜”来关注这个世界的,用“有色眼镜”对自己看到的东西进行编码,而受众也是用戴有“有色眼镜”的眼睛进行解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完全地反映真实,既不可能,也没必要。  (二)认识的工具——人的感官  海德格尔在名著《存在与时间》中对此在的“在场”(present)进行了严格的现象学追问,理清了存在者与存在的本体论差异。他认为存在者也就是在场者,既有时间的规定又有空间的意味,是此时此地的呈现。作为存在的人无法直面存在本身,而总是借由在场者的不断去避而使之敞开,海德格尔称之为“存在的澄

7、明”。[3]  海德格尔的这个观点就是著名的“敞开即遮蔽”。也就是说,我们敞开一面的时候必然遮蔽了其他的东西。新闻人在新闻5W的报道中,如果敞开了Who也就会把其他方面遮蔽掉,手电筒在夜间照亮一片天地时会把更大的空间遮蔽。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新闻人的眼睛在睁开的瞬间就已经在进行着选择。当学生们正在教室里安静地上课,突然听到一声刺耳的尖叫,所有人都把目光聚集在声源,而没有人去留意老师在干什么。  在新闻人眼中,如果他认为当事人很重要,他就会把Who聚焦;如果认为有必要向受众解释发生的地点,他肯定会在报道中说明Wh

8、ere的重要意义。  新闻人的选择就是帮受众聚焦。因为当受众面对一个很大的环境的时候,不知道该把目光投向何处,这时候新闻人会帮受众定位,而当所有的新闻人把探照灯照遍每个角落的时候,受众对于环境就会有一个相对清楚的认识。  新闻人所做的事情就是选择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