疳证辨证论治之我的论文

疳证辨证论治之我的论文

ID:9762084

大小:6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8

疳证辨证论治之我的论文_第1页
疳证辨证论治之我的论文_第2页
疳证辨证论治之我的论文_第3页
疳证辨证论治之我的论文_第4页
疳证辨证论治之我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疳证辨证论治之我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疳证辨证论治之我的论文【摘要】“疳者甘也”,是言其病因和病机,指小儿恣食肥甘厚腻,形成积滞,积久生热,热耗阴液,日久成疳的病机。疳证为儿科四大要证之一,本文从疳证的含义、临床表现、诊断、病因、病机进行阐述,对疳证进行辨证论治。【关键词】疾病/中医药疗法;儿童;疳证;辨证论治;病机;证侯;治法疳证的病名,首见于《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蒸盛过伤,内则变为疳,食人五脏”,“久蒸不除,多变成疳”。儿科著作中《颅囱经》中已有疳证的记载。古代医家对疳证十分重视,视为恶候,列为儿科四大要证之一。疳证经恰当治疗,绝大多数患儿均可治愈,仅少数重症或

2、有严重兼症者,预后较差。若迁延日久,治疗不当对儿童身体健康危害较大,甚至危及生命。解放后,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和医疗保健事业的深入开展,疳证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特别是重症患儿显著减少。但是,轻症患儿并不少见。因此,重视疳证的防治仍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疳证的含义“疳者甘也”,是言其病因和病机,是指小儿恣食肥甘厚腻,形成积滞,积久生热,热耗阴液,日久成疳的病机;“疳者干也”,是言其病机和症状,是指厌食日久、久吐久泻等多种疾病,导致阴液受损而干涸的病机,并出现形体干瘦的临床症状。.2疳证的临床表现临床以形体消瘦,面黄发枯,精神萎靡或烦躁

3、,饮食异常为特征。疳证发病无明显季节性,5岁以下小儿多见。病久则易合并其他疾病而危及生命。3疳证的诊断3.1形体消瘦:体质量低于中位数减两个标准差,腹壁皮褶厚度<0.8cm。3.2体质量低下:低于中位数减两个标准差。3.3毛发干枯。3.4面色萎黄。4疳证的病因、病机4.1疳证的病因疳证,是由于积滞、厌食、久吐、久泻等多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使脾胃受损加重,气液耗伤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病证。或由于长期过用苦寒攻伐、峻下等药物,耗损阴液而形成。4.2疳证的病机《小儿药证直诀·脉证治法》指出,“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高度阐明了疳证的病机。概

4、括而言“疳证是由于积滞,厌食,久吐、久泻等疾病久治未愈;或长期过用苦寒攻伐、峻下之品,日久损伤了脾胃之阴,而形成疳证。”本病的病位主要在脾胃,因脾胃受损程度不一,病程长短有别,病情轻重差异悬殊。脾胃阴液受损之初,肌肤失荣不著者,为病情轻浅,若病情进一步发展或失于调治,脾胃日渐衰败,津液消亡,气血耗伤,元气衰惫者,则导致干疳。若脾虚失摄,血不归经,溢出脉外者,则可见皮肤紫斑瘀点及各种出血证候。重者脾气衰败,元气耗竭,直至阴阳离决而卒然死亡。4.2.1基本病机阴损生热。4.2.2常证病机厌食转疳:小儿厌食日久,营养不足,津液大损,虚热内生,

5、形体日渐羸瘦,转成疳气。它病转疳:因小儿患久吐久泻等疾病,致使津液受损,形成疳气。积久成疳:小儿伤乳、伤食若不能合理调治,则转成积滞。进一步迁延失治,积热内生,耗损津液,形体日渐羸瘦,转化成疳积。虫积成疳:临床最常见的是蛔虫等寄生虫久居肠中,吸食人体阴津血液等营养,导致阴津受损,虚热内生,形体日渐消瘦,转成疳积(蛔疳)。气液大伤:疳气和疳积若久治不愈,脾胃日亏,生化乏源,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导致气液大损,阴血匮乏,难以滋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身体日渐羸瘦,形成干疳。干疳重者脾气衰败,阴液败亡,阴阳离决,可致卒然死亡。4.2.3兼证病机

6、疳之常证,失治误治,导致脾胃虚衰加重,生化乏源,气血亏耗,诸脏失养,累及肺、心、肝、肾四脏,而出现各种兼证,正所谓“有积不治,传之余脏”也。脾病及肺:脾病及肺,肺阴受损,阴虚生内热,出现咳喘、潮热者,称为“肺疳”;同时由于土不生金,肺气受损,卫外不固,易于外感。脾病及心:脾病及心,心阴受损,导致心火亢盛,心火上炎,而见口舌生疮者,称为“心疳”,又称“口疳”。脾病及肝:脾病及肝,肝之阴血不足,不能上荣于目,目失所养,则视物不清,夜盲目翳者,谓之“肝疳”,又称“眼疳”。脾病及肾:脾病及肾,肾之阴精不足,阴损及阳,阴阳两亏,骨失所养,久则骨骼

7、畸形,称为“肾疳”,又称“骨疳”。阴损及阳:脾虚日重,阴津大亏,阴损及阳,阳虚水泛,全身浮肿,称为“疳肿胀”。5辨证论治5.1辨证要点主要辨清常证与兼证,常证分为疳气、疳积、干疳三种证候。兼证分肺疳、心疳、眼疳、肾疳与疳肿胀。若皮肤紫癜者,为疳证之恶候,提示气血大衰,血络不固;若出现神萎息微,杳不思纳者,为阴竭阳脱的危候,将有阴阳离决之变,须特别引起重视。5.2治疗原则:养阴生津,理脾消疳。5.3分证论治5.3.1常证(1)疳气证候表现:形体消瘦,面色少华,毛发稀疏,食欲不振,精神不振,心烦起急,舌瘦而淡,苔薄白或花剥,脉细,指纹青淡。

8、证候分析:本证多由于厌食日久,久吐久泻等消耗性疾病耗伤脾胃阴液转化而来。故形体消瘦,面色少华,毛发稀疏,食欲不振,精神欠振;脾虚则可导致肝木亢盛,故见情绪激动,易发脾气;舌瘦而淡,苔薄白或花剥,脉细,指纹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