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民营经济发展战略定位研究的论文

湖南民营经济发展战略定位研究的论文

ID:9764794

大小: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8

湖南民营经济发展战略定位研究的论文_第1页
湖南民营经济发展战略定位研究的论文_第2页
湖南民营经济发展战略定位研究的论文_第3页
湖南民营经济发展战略定位研究的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湖南民营经济发展战略定位研究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民营经济发展战略定位研究的论文作者:曾宝成李四聪李坚谢江红  摘要:湖南民营经济已成为湖南省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但与沿海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明显。采用syhasbeenanimportantpartofhunaneconomy.hoainsratherleftbehind.thispaperanalysesthestrategicenvironmentoftheprivateeconomyinhunanprovincebasedonsodelanddraaticresearchintoitsstrategi

2、cpositioningfromthevie2003年,全省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含港、澳、台及外资企业)为3720家,2006年则达到8436户,增长率达到127%,其中销售过亿元的民营企业有625户,[1]远大空调、三一重工、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民营规模企业在促进全省工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发展领域逐步拓宽  近些年,民营经济涉足的产业开始由非生产性投资向生产性投资转变,由单一的住宅建设向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餐饮业、房地产业等多领域发展,甚至逐步渗透到交通运输、电力生产、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行业。

3、随着涉足产业的拓宽,民营经济比重也不断增大,从2001年至2004年,年均增长14.2%,比同期gdp增长速度高4.3个百分点。2004年,湖南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59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6.2%。  (三)科技质量稳步提升  特别是随着对于技术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入,民营企业开始由之前的“资源依赖型”逐步向“科技投入型”转变。截至到2006年,在全省认定的1300家高科技企业中,民营企业超过80%以上;民营企业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3985万美元,同比增长57.7%,占全省比重达到27.3%。[2]与此同

4、时,民营企业在外贸进出口比重也不断加大。以2005年为例,湖南私营企业进出口12.98亿美元,同比增长36.3%;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2.81亿美元,同比增长19.7%。  尽管湖南民营经济发展成就显著,但与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第一,发展速度偏慢。1995年至2001年,湖南私营企业户数增长率为52%,但同期的江苏、浙江、广东的增幅分别高达450%、190%和137%;[3]2001年,湖南私营企业户数为3.04万户,浙江和江苏分别为20.88万户和22.55万户;到2006年,湖南私营企业户数为1

5、0.05万户,而浙江和江苏则分别达到40.64万户和66.35万户,其绝对数的增长分别为湖南的2.8倍和6.25倍。第二,经济规模偏小。2006年湖南省私营企业注册资金为1789.14亿元,而同期浙江省为6936.69亿元,江苏省更是达到9717亿元,分别为湖南省的3.87倍和5.43倍。其中,注册资金达到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湖南省有68家,而浙江省为435家,江苏省为585家,分别为湖南的6.4倍和8.6倍,第三,经济总量偏低。2006年为例,湖南非国有经济当年完成投资2036.9亿元,实现增加值4034.75亿元。

6、而同期,江苏省仅内资民营经济投资已达5808亿元,实现增加值达到9880亿元,分别为湖南的2.85倍和2.45倍。[4]    二、湖南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环境分析    湖南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众多,本文采用swot-pest战略因素的矩阵分析方法,把政治(p)、经济(e)、社会(s)、技术(t)等众多的影响因素归纳到统一的框架内进行系统地分析,划分为有利湖南民营经济发展的机会(o)或威胁(t)两类因素集,并结合湖南民营经济发展的内部优势(s)和劣势(w)等因素,辨识出影响湖南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为湖南民

7、营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提供正确的依据。     三、湖南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    湖南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环境分析表明,丰富的自然资源、相对低廉的人力资源、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向内陆腹地转移的过程中,起着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因而“承东启西,重点突破”是湖南民营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定位。即:向东要有计划地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壮大湖南的传统民营产业,催生新的优势产业;向西则最大限度地利用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市场和资源,形成湖南民营经济发展的腹地,进而在国际经济大循环中参与竞争。具体而言

8、,可从如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一)空间定位  即指确定湖南民营经济发展的空间指向与空间布局,该空间定位是建立在湖南省内不同地域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其中:  湘东地区分布在京广铁路沿线的“一点一线”经济带,包括长沙、株州、湘潭、衡阳、岳阳及郴州,共六个地级市,是全省工业化程度最高和经济发展环境最优的地区,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