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办公大厦空调系统

毕业设计--办公大厦空调系统

ID:9779457

大小:1.27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8-05-08

毕业设计--办公大厦空调系统_第1页
毕业设计--办公大厦空调系统_第2页
毕业设计--办公大厦空调系统_第3页
毕业设计--办公大厦空调系统_第4页
毕业设计--办公大厦空调系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办公大厦空调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摘要摘要本次设计的是沈阳市东北亚国际办公大厦空调系统。针对该办公大厦的功能要求和特点,以及该地区气象条件和空调要求,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对该楼的中央空调系统进行系统规划、设计计算和设备选型。对其进行了冷、热、湿负荷的计算,还对各室的所需的新风量进行了计算。全楼采用了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该系统具有投资低,调节灵活,运行管理方便等优点。对于冷源的选择,考虑建把机房布置在地下一层的设备间。同时对该系统的风管、水管,制冷系统等进行了设计计算。由于建筑结构的特点,将冷却塔放在建筑顶层,来满足制冷系统的需求。根据计算结果,对性能和经济进行比较和分析

2、,对设备的选择、材料的选用,确保了设备在容量、减震、消声等方面满足人们的要求,并使系统达到了经济、节能的目的,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做到了环境保护。关键词空调;风机盘管;;新风;节能I摘要I目录目录摘要I第1章绪论1第2章设计参数22.1地点22.2室外气象参数22.3室内空气计算参数22.4围护结构参数3第3章工程概述和空调设计特点53.1工程概述53.2设计特点53.2.1空调系统的选择53.2.2冷源的选择7第4章空调系统冷、湿负荷的计算84.1冷、湿负荷的概念84.2主要计算公式84.2.1冷负荷84.2.3湿负荷12第5章新风负

3、荷计算135.1概念135.2计算公式13第6章送风量及新风量的计算156.1送风量的计算156.2新风量的计算156.3确定焓湿图166.4举例计算17第7章气流组织计算207.1布置原则207.2气流组织分布207.3各风口的选择计算207.4新风竖井的选择计算21第8章空调系统的设计计算及设备选择238.1风系统的设计计算238.1.1风道布置原则238.1.2风管设计238.1.3风管水力计算238.2水系统的设计计算268.2.1水系统的设计选择268.2.2系统水管水力计算268.2.3冷凝水的排出288.2.4水系统的

4、水质处理298.3设备的选择计算29V目录8.3.1空调机组的选择计算298.3.2风机盘管选择计算308.3.3新风机组选择计算30致谢40参考文献41附录42V第一章绪论X第一章绪论X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建筑是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场所。现代人类大约有五分之四的时间在建筑中度过。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建筑环境对人类的寿命、工作效率、产品质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过程所要求的空气状态及人类自身工作和居住所要求的空气状态不断提高的条件下产生了空调,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因此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空调的普及率也就日益增高

5、。所以对于大型公共、民用建筑及一些特殊场所来说,空调是不可缺少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空调在使用过程中耗能量较大,同时,除了空调所具有对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正面作用外,根据目前的研究表明,它还存在一定的负面作用,例如“病态建筑综合症”等。因此在考虑室内气流组织及冷源、水泵的合理选用就显得格外重要。为避免实际工程中普遍存在的大流量、小温差现象,本设计对于整个水系统进行了详尽的水力计算,在作出一系列分析后结合泵的性能曲线和不同数量的泵联合工作后稳定状态的管路特性曲线对泵的型号作选择,既保证了冷冻水循环泵不会应流量过大,电机超载而烧毁,又同时保证了

6、实际工作点能维持较高的效率。同时在选择能源上,系统冷源考虑为冰蓄冷系统。在设计过程中,根据阅读的大量书籍、论文、规范对计算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以确保设计能符合工程中的各类规范。本次设计的任务是沈阳市东北亚国际办公大厦的空调设计,具体设计的步骤有:冷湿负荷的计算,空调系统的选择,空气的处理过程,水力计算,设备的选型与布置,气流组织计算与分析,制冷机房设计等。1第3章工程概述和空调设计特点第2章设计参数2.1地点沈阳(北纬41°46′,东经123°26′;海拔41.6)2.2室外气象参数1.夏季[1]: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1.4℃;空调

7、计算湿球温度:25.2℃;空调计算日均温度:27.3℃;通风计算干球温度:28.2℃;平均风速:2.8m/s;大气压力:99.85kPa;设计计算相对湿度64%。2.3室内空气计算参数1.夏季[2]:室内温度:25℃;相对湿度:60%;气流平均速度≤0.25m/s。。2.4围护结构参数1.外墙[4]:钢筋混凝土墙体,=300mm;9第3章工程概述和空调设计特点2.内墙[4]:3E墙板,=190mm;3.屋顶[,=30mm;4.传热系数:[2](2-1)式中——内表面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W/(m2℃);——墙体厚度,m;——导热系数

8、,W/(m℃);——内表面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W/(m2℃);所以外墙的传热系数:=1.26W/(m2℃);内墙的传热系数:=2.09W/(m2℃);屋顶的传热系数:=0.50W/(m2℃)。5.窗户为金属窗框、双层透明普通玻璃,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