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课内语段阅读题

《岳阳楼记》课内语段阅读题

ID:9814101

大小:4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0

《岳阳楼记》课内语段阅读题_第1页
《岳阳楼记》课内语段阅读题_第2页
《岳阳楼记》课内语段阅读题_第3页
《岳阳楼记》课内语段阅读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课内语段阅读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岳阳楼记》课内语段阅读题No.1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古义和今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C.是进亦忧,退亦忧。2.对下面句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B.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我尝试着探求古

2、代仁人的思想感情)D.或异二者之为(也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3.文中显示“古仁人”阔大的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古仁人”阔大胸襟和高尚道德情操而得出的论断是()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然则何时而乐耶?C.噫!微斯人,吾谁与归?D.是进亦忧,退亦忧。5.画线句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6.文中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7.对这段文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劝导谪守巴陵郡的友人滕子京忘记个人得失。B.抒发作者宽阔的情怀和政治抱负。C.批评文中描述的迁客骚人。D.阐述不应当追求个人快乐的道理。 参考答案1.B

3、。A项中,这里的“为”是指心情,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做”;C项中的“是”是代词,“这样”的意思,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动词“是”。2.C.“尝”是“曾经”的意思,不是“尝试”。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4.D。5.对偶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7.BNo.2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第1-5题。①若夫淫雨露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圆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悲者矣。⑦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4、。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僧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③嗟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樯倾楫摧倾家荡产B.馋谗畏讥乐以忘忧C.去国怀乡触目伤怀D.或异二者之为神情异常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山岳潜形潜:——(2)薄暮冥冥薄:——(3)把酒临风把:——(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3.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微斯人,吾谁与归?4.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退”指的是;“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5.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2分).‘参考答案1.D2.(1)隐没(2)迫近(3)持、执(4)曾经3.(1)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4.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

6、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No.3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喜—________ 民—________进—________ 忧—________2.文段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3.文段中作者巧妙地用两个设问句来逐层深

7、入地阐明观点。第一个设问句先从________面说,后从________面说,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突出一个“________”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句,将文势推向高潮,从而提出“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4.“古仁人”的“忧乐”与“迁客骚人”的“悲”“喜”形成鲜明对比,前文中概括写“迁客骚人”的悲的句子是“________”,喜的句子是“________”。5.翻译下列句子。(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