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课程设计

大气污染课程设计

ID:9853913

大小:46.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5-12

大气污染课程设计_第1页
大气污染课程设计_第2页
大气污染课程设计_第3页
大气污染课程设计_第4页
大气污染课程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气污染课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国内外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摘要目前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方法、净化设备、工艺流程、典型气态污染物。概括性地介绍有关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大气污染控制是为了对付大气污染物而采取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和控制污染物排放政策,各种工业排放的特殊气体污染物,比较容易通过改变生产工艺或甚至关闭、迁移工厂的方式解决。目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由于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碳和硫化物,以及汽车尾气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  煤和石油都是上古时代的动物和植物遗骸形成的,统称

2、为化石燃料,是目前人类的主要能源来源,工业燃料产生的烟尘比较容易控制,有成熟的技术。硫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但处理硫化物的投资较高,一般用石灰水吸收,形成硫化钙(石膏)回收,可用于制造水泥或改良土壤。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也是最难处理和削减的污染物,只能以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的方式削减。  工业大气污染物的控制是主要的,但用于生活燃料造成的大气污染却是普遍的,尤其是用于家家户户取暖的燃煤污染是很难处理的,只能采取集中供热和改变燃煤为燃气的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但集中供热需要投资大,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汽车尾气排放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是由于汽

3、油燃烧不完全造成的,需要不断改良汽车的燃烧效率,但悖论是汽车燃烧效率越高,排放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越少,排放的氮氧化物会提高,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随着对汽车尾气排放要求越严格,氮氧化物污染成为发达国家的主要应对问题。  一、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现状1、1大气中的颗粒物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微米的颗粒物,即指粒径在10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记作TSP,是大气质量评价中的一个通用的重要染指标。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以每立方米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毫克数表示。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决定于自身的粒度大小及化学组成。TSP中粒径大于10微米的物质,几乎都可被鼻腔和咽喉所捕

4、集,不进入肺泡。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10微米以下的浮游状颗粒物,称为飘尘(后改称为可吸入颗粒物)。飘尘可经过呼吸道沉积于肺泡。慢性呼吸道炎症、肺气肿、肺癌的发病与空气颗粒物的污染程度明显相关,当长年接触颗粒物浓度高于0.2毫克/立方米的空气时,其呼吸系统病症增加。当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大气的能见度就会变小,这在气象学上叫做“灰霾天”。据了解,国际上的相关指数已经成熟,但一些专家表示,引入标准不能是简单单一的,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做足前期大量的研究工作。1、11大气颗粒物的物理性质:颗粒物的物理性质与除尘技术和设备的选择密切相关。(1)粉径分布,是指粉尘中

5、各种粒径的粒子所占的百分比;(2)密度,指粉尘的质量与同体积的4℃水质量之比;(3)比电阻,指粉尘本体与其表面化学膜电阻率之和;(4)可磨性,指粉尘被研磨的难易程度,用待测粉尘与标准粉尘在相同条件下研磨消耗能量或时间之比值表示;(5)安息角(静止角、自然倾角),指粉尘自然堆放在水平面上形成圆锥体的底角;(6)粘度,指粉尘之间一层对另一层的粘结力;(7)亲水性,指粉尘与水接触时被水湿润的程度;(8)爆炸极限,指粉尘在空气中遇有高温、明火等发生爆炸的最低质量浓度;(9)含水率,指单位体积粉尘中含有水分的数量;(10)比表面积,指单位质量粉尘中含有的内表面积与外表面积之和;(11

6、)粉尘形状,诸如片状、纤维状、球形等。1、12可吸入颗粒物曾称可吸入尘、飘尘。飘浮于空气中的空气动力学直径等于或小于10μm的颗粒物。包括固体、液体微粒或固体吸附液体、气体形成的颗粒物,如煤烟、烟气、雾、灰尘微粒及二次颗粒物如硝酸盐微粒、光化学烟雾等。浓度单位常以mg/m3表示。其主要来源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尤其与能源需求和机动车数量增加有关。它在空气中滞留时间较长,易被人体吸入并可进入呼吸道,粒径2.5μm以下的细颗粒物还能直接进入细支气管和肺泡。可吸入颗粒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密切,其浓度能反映大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近年来,许多国家将此作为大气质量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

7、。1、13总悬浮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各种不同粒径,在重力作用下不易沉降到地面的液体或固体微粒。其粒径为0.1μm~100μm。一般用大流量采样器采样,用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或相似的滤料如石英滤膜等)连续采集24h所得颗粒物的总量作为总悬浮颗粒物的日平均浓度。由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时通过的空气总体积就可计算其体积浓度,用mg/m3或μg/m3表示。总悬浮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十分复杂,随来源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含有硫酸盐、硝酸盐及各种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和苯并芘等多环芳烃化合物等。燃煤排烟是人为产生悬浮微粒的重要来源,地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