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发展阶段及终极目标

农药发展阶段及终极目标

ID:9954202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6

农药发展阶段及终极目标_第1页
农药发展阶段及终极目标_第2页
农药发展阶段及终极目标_第3页
农药发展阶段及终极目标_第4页
资源描述:

《农药发展阶段及终极目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药发展历程概况---低效高毒农药农药的使用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公元前2500年,首次记载苏美尔人用硫磺控制害虫害螨,公元前9世纪古罗马学者曾提倡砷作为杀虫剂。我国也早已使用雄黄(As4S4)、砒霜(AS2O3)和银朱(HgS)防治虫害,公元900年左右,我国民间已使用无机砷制剂进行园艺害虫的防治。但是无机农药有许多不足之处和弊病。低效高毒,在毒理和防治对象方面有明显的局限性,无机杀虫剂对昆虫通常只有胃毒作用,一般不具备触杀作用和熏蒸杀虫作用,对危害严重的蚜虫、红蜘蛛及其他非咀嚼式口器的害虫都无效,因此严重限制了无机杀虫剂的应用范围。农

2、药发展历程概况---高效高毒农药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国在新农药的研制方面相继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39年瑞士科学家PaulMuller发现了DDT的杀虫作用,并因此获得了1948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现代化学合成农药的里程碑。1947年对硫磷的发明,世界农药进入了有机磷农药时代。1957年在天津农药厂开始生产有机磷农药,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有机磷农药时代。相对于无机农药时代,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具有杀虫谱广、应该范围大、见效快、杀虫效果好、使用成本低等显著特点。甲胺磷等高度农药品种,风靡近20年,为我国农业增产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

3、但是,由于高毒农药常常会对农产品产生污染而且对环境生态影响较大,使用者也时常发生中毒事件,因此,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严厉管理措施来禁止或限制此类高毒农药的生产和使用。2007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禁用列入“PIC”名单的5种高毒农药: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农药发展历程概况---高效低毒农药1949年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拟除虫菊酯丙烯菊酯的诞生,标志着人类仿制天然杀虫剂的首次成功,也使农药的发展方向由单纯的注重农药的“高效”向“高效、低毒”延伸和转变。所谓“低毒”,主要是指对人、畜急性口服毒性低,随后意识到对农药施用人员而言,急

4、性经皮毒性与吸入毒性更为重要。毒性问题开始强有力地左右了农药新品种开发的取舍和已有生产品种的市场寿命。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比较容易产生抗性,且多数品种杀螨效果较差,对家蚕、蜜蜂和水生生物毒性高,多数原药不易溶于水,多数加工成乳油,易造成环境污染,诸如此类缺陷也严重限制了菊酯类农药的长期发展和应用。RachelCarson(1962)SilentSpring的出版引起公众对使用农药危害的认识,对农药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农药残留问题受到了高度重视。农药发展历程概况---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1)从消费健康角度,低残留是对安全食品的更高要求;2)

5、从国际贸易角度,低残留是打破限量标准这个绿色技术贸易壁垒的有效手段;3)从环境安全角度,减少对非靶标生物的负面影响。植物、昆虫生长调节剂除虫脲、灭幼脲等和噻二嗪类的噻嗪酮,保幼激素类烯虫酯等、蜕皮激素类的虫酰肼等产品迅速发展。高效低风险是现代农药发展的要求1)磺酰脲类除草剂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特点,但是,形成复杂的残留药害、累积药害、二次药害等问题;2)很多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对使用剂量要求十分严格,也属于低残留范畴,稍有不慎即会对农产品外形外观、营养成分、口感风味等质量技术指标的要求造成损害。可见,“低毒、低残留”未必真“安全”,

6、仅是“安全用药”的必要条件。氟虫腈杀虫剂,高效低残留,是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的特效药,当初用它取代对人体有剧毒的甲胺磷。现在发现它对水生动物毒性极强,特别是对蜜蜂可以起到灭绝作用。未当场死亡的蜜蜂把带有“锐劲特”农药的花粉采回蜂巢,会让巢内的幼虫食用后全群死光。因此,现代农药,不仅要“高效、低毒、低残留”,还应该涵盖对作物保护对象的安全(低药害)、对养殖业对象的安全、对农业有害生物天敌的安全(有利于与生物防治协调,有利于发挥综合防治的作用)等。简言之,可以用“高效、低风险”来界定。农药发展阶段及终极目标回顾近二十年来农药的科学发

7、展历程,如果我们只针对农药功能的判定标准,可明显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PestControl(有害生物控制)有害生物控制是最狭义的农药功能定义。即通过控制农田有害生物的发生,以达到减免产量损失的目的。在该阶段,农药基本仅发挥救灾物资的功能。农药的使用目的仅局限为挽回因农田有害生物发生而导致的产量损失。目前农药领域大部分从业人员对农药的认知仍停留于此。第二阶段:CropCare(作物保护)作物保护在概念上对农药提出了新的功能,也使农药使用的目的不仅在于保护作物免受生物因素(农田有害生物)危害,更要保护作物免受非生物因素(不良的生长环

8、境)的危害,进而减免产量损失。在该阶段,农药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药”的定义。也即除控制农田有害生物发生外,赋予农药“保健”的全新使命。其主要内容为抗寒、抗旱、抗盐碱、抗干热风及抗植物生理因素导致的早衰等。总之,就是通过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