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土壤的保肥性与供肥性

第6章-土壤的保肥性与供肥性

ID:9957557

大小:2.69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8-05-16

第6章-土壤的保肥性与供肥性_第1页
第6章-土壤的保肥性与供肥性_第2页
第6章-土壤的保肥性与供肥性_第3页
第6章-土壤的保肥性与供肥性_第4页
第6章-土壤的保肥性与供肥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6章-土壤的保肥性与供肥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章土壤的保肥性与供肥性土壤的保肥性与供肥性是土壤的重要性质之一。它直接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了解土壤的保肥性和供肥性能,对于指导合理施肥夺取作物高产优质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节土壤保肥性和供肥性与植物生长一、土壤的保肥性与供肥性1.土壤的保肥性-----指土壤吸持和保存植物养分的能力。其中离子交换作用是影响土壤保肥性能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2.土壤的供肥性----指土壤向植物提供有效养分的能力。它与土壤养分的强度因素和容量因素关系密切。土壤养分的容量因素是指土壤液相中能桩植物利用吸收的有效养

2、分的总量;土壤养分的强度因素是指土壤溶液中的养分浓度。两者的比值可用来表征土壤养分的缓冲容量(B),B值大,表明保持土壤溶液中养分浓度稳定的能力强,即该土壤能平稳而持久地向植物提供营养物质。根据植物对各种营养元素吸收利用的难易程度,一般可把土壤养分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速效养分,又称有效养分;另一类是缓效养分。把缓效养分转化为速效养分是土壤供肥性能的表现,相反,把速效养分转化为贮藏形态的养分就是土壤保肥性能的表现。因此土壤的保肥性和供肥性是相互矛盾的。但同时,土壤的保肥性与供肥性又是相互统一的。二、土

3、壤保肥性、供肥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土壤的保肥性和供肥性对植物生长有重要的影响。土壤的保肥性差,施到砂土中的肥料就容易被淋失,造成植物生长后期脱肥,。对于这种土壤,施肥时应少量多次,防止后期脱肥。土壤的供肥性好是指土壤的供肥速度适中。因此,一般要求土壤既有较强的保肥能力,又有较强的供肥能力。第二节土壤胶体及其基本特性胶体颗粒的上限为0.001mm,下限为<1nm.0.001mm=1μm微米,(1mm=1000μm=1000,1000nm).<1nm属于溶液。因此粘粒又称为胶粒。土壤中最重要的是小于2μ

4、m的土粒和土壤溶液组成的土壤胶体分散系。土壤胶体是土壤中最活跃的部分,很多重要的土壤性质都发生在土壤胶体和土壤溶液的界面上。一、土壤胶体的种类(一)土壤胶体的概念土壤胶体通常是指直径小于1μm的固体颗粒。也有文献称直径为l~2μm的土粒为土壤胶体。(二)土壤胶体的种类土壤中的胶体物质主要有:1.矿质胶体土壤矿质胶体包括层状硅酸盐类的粘土矿物和铁、铝、硅等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类的粘土矿物。(1)层状硅酸盐矿物。它是土壤粘粒的主要矿物,其晶体颗粒呈极细的薄片状,由两个基本结构单元所组成,即硅氧四面体和铝

5、氧八面体。硅氧四面体是由一个硅原子和四个氧原子构成的(图6—1)。由于电性未中和,通过与其相邻的另一个硅氧四面体共用一个氧原子(图62),如此连续相联,在水平方向上构成一层叫硅氧片,成为晶层的基本单元。铝氧八面体是由一个铝原子和六个氧原子或氢氧原子团构成的。构成一个八面体(图6—3)。由许多相邻的铝八面体通过共用氧原子相联结,形成铝氧八面体层,称水铝片或铝氧片,也是晶层的基本单元(图6—4)。图64铝氧八面体在平面上相互连接成水铝片示意图层状硅酸盐矿物的晶层即是由硅氧片和水铝片叠合而成的。由于叠合

6、方式不同,形成不同的层状硅酸盐矿物:一类是由一层硅氧片和一层水铝片叠合成的,称l:1型矿物,主要为高岭石类矿物;另—类是由两层硅氧片中间夹一层水铝片叠合而成的,称为2:1型矿物,主要有有蒙脱石类、蛭石类和水云母类。(2)含水铁、铝氧化物含水的铁、铝氧化物,是硅酸盐矿物彻底风化的产物。2,有机胶体土壤有机胶体主要是腐殖质,由于它的分子质量大,所含的功能团多,因而解离后所带电量也大。3.有机矿质复合体土壤有机胶体有50%一90%是与矿质胶体结合,形成有机矿质复合体。二、土壤胶体的基本构造土壤胶体在分散

7、溶液中构成胶体分散体系,它包括胶体微粒和溶液两大部分。胶体微粒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图6—5)。(一)胶核胶核是胶粒的基本部分,由粘粒矿物、腐殖质、蛋白质等成分所组成。(二)双电层1.决定电位离子层胶核表面有一层带电的离子层(带电原因将在后面讲述),这层带电的离子决定着胶粒的电荷符号和电位大小,因而称为决定电位离子层,或称双电层内层。它决定着土壤交换吸附性能。土壤胶体决定电位离子层一般带负电。在某些情况下,决定电位离子层中的离子也能为粒间溶液中的离子所替代,而产生专性吸附,使其电荷性质发生改变。2.

8、补偿离子层胶核表面决定电位离子层产生的静电引力吸附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形成补偿离子层,又称双电层外层。其中,距离近的受静电引力大,离子活动性小,只能随胶核移动,称非活性补偿离子层,与胶核及决定电位高子层共同构成胶粒。距离远的受静电引力较小,离子活动性大,疏散分布,称扩散层。非活性补偿离子层由于受到强大的静电引力,一般难于和溶液中的离子交换,扩散层离子则具有交换能力,很容易与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即通常所说的离子交换。在双电层中,决定电位离子层和补偿离子层的电荷符号相反,电量相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