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您开悟的经典开示

让您开悟的经典开示

ID:9957842

大小:1.18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8-05-16

让您开悟的经典开示_第1页
让您开悟的经典开示_第2页
让您开悟的经典开示_第3页
让您开悟的经典开示_第4页
让您开悟的经典开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您开悟的经典开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让您开悟的经典开示(一)1、学佛后,首先从根本上入手,改掉自己的习气,了解自己,改造自己,成就自己,看破、放下。不自私自利。不搞名闻利养。不贪五欲六尘。去掉贪嗔痴慢。这样才会尝到佛法的甘露。2、我们的心要常常保持清净无杂,以一颗真诚、慈悲、平等的心对待一切众生,永远不跟众生对立,化解矛盾,这叫佛法。常存一颗爱心,关心一切人,爱护一切物,爱世人,做社会大众的表率,别人对我们不善忘记掉,不放在心里,转变观念,把不善的事转成最善的事。3、未开悟之前,一定要放弃自己的成见。用智慧去化解矛盾、冲突,不能用情绪对待

2、。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有感恩众生的心。4、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在磨练着我们不圆融的心。顺境、善缘不生贪爱、逆境、恶缘不起嗔恚,深信因果,随缘了业。学着自己承担痛苦,把快乐布施给别人。攀缘就不自在。5、生命要有智慧,佛陀给我们露出智慧的启示,人的一生是什么?修行。修正念头,然后转念,转念就会开发智慧,我们为何痛苦?是不懂得转念,被卡在念头里。生命的目的是什么?觉悟。要天天觉悟,不再追求错误的东西,往内心世界去探讨,就有办法发现人生跟宇宙的永恒真理。6、佛陀说:我们来到世间,没拥有过任何东西,也不曾失去

3、过任何东西。因为我们拥有的东西是短暂的,来时是空空的,走时也是空空的.佛陀讲:依靠钱,钱会让你很痛苦。依靠名,名就会带来灾难。那依靠什么呢?这个世间无所依靠,佛教讲独行道,单独的来出生,也孤独的离开,万法都不足以依靠,要依靠自己清净的本性、智慧,转变错误的念头,依正知正见行持。所以,我们要放弃自己的成见,入佛知见。把内心的贪、嗔、痴、妄想、分别、执着这些毒药倒掉,才有办法装甘露。 7、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世间万法都是让我们短暂的用一下,如,房子短暂的住一下,家是旅店,它是主人,我是客人,不能执著占有。

4、冷静思维世间的真相,才能过超越的日子。既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又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8、感恩给我们逆境的众生,他们造了无边的罪业来成就我们的道业,没有他们示现逆境,我们怎能动心忍性,有如如不动不取于相的功夫。9、首先训练自己的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开关,把正知正见的开关打开,觉悟打开,慈悲打开。如磕头时,要缓慢的进行,生起感恩的心,恭敬的心,把情爱转成智慧,转成大爱,爱一切众生,念佛、忆佛,深发菩提心。菩提心是念念为众生的心。10、调整心态,做个自然人,在父母面前做个孝子,在配偶面前做个好丈夫妻子,在

5、孩子面前做个好父母。11、人是怎么修来的?是持五戒十善来的,一定要珍惜人身。人为何苦苦乐乐?是不知随缘了业。所以我们佛弟子要深信因果,丈夫、妻子的过失都是自己前世的因感召的,起心动念要觉悟,学习佛的大慈悲、大觉悟、以一颗平等心、真诚心、清净心、恭敬心帮助一切众生。无论众生对我如何,我们都要以佛心去生活。12、学佛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要学习佛的正知正见,有求之心不可得,无求之心才是道。13、吃饭时不贪,想到还有许多饥饿的众生,于是把剩余的布施给他们。14、遇到事情,先觉悟,然后转化,一定要离相,事情过后

6、不落印象。15、我们不能把念佛堂当作避风港,佛堂是使我们觉悟的地方,佛像是表法的,看到佛像马上想到佛菩萨的大慈大悲,要学习佛的精神品质。磕头时、念佛时,如果为了完成任务,定数量,那是给数字磕头给数字念佛。要生出感恩的心,生出慈悲心,觉悟心,带着愿力磕头,愿所有迷惑颠倒的众生,都早日觉醒,破迷开悟,皈依三宝,念佛求生西方净土。磕头。是为了去掉贡高我慢的心。烧香的道理也是一样,并不是点上香后佛菩萨一刹那就来了,那是迷信,每点燃一支香时,表示平时做事一心不乱,表示自己一心一意跟着阿弥陀佛走,通过烧香培养自己的愿

7、力。16、读经时要离相,如果有人来了,不去分别,不起烦恼,来的人是佛,是未来佛,以恭敬心手捧莲花请佛坐上,从心里发出好信息,愿他们早日明心见性,接着读经一样,这叫一心不乱。信息一通,妙在其中,信息不通,无动于衷,这是离相修善。外在上佛弟子对众生发好的信息;内在里保持住清净心,慈悲心,从心地上下功夫。17、遇到境界要面对现实,不逃避,默默承受,把念佛功德回向给他,随缘了业。接电话时,愿无量光照着对方,愿他早日皈依三宝,早日成佛。18、多读经典未必就是精进,把经典所讲的要落实到日常生活中,这叫受持,要真正落实

8、,真干才能真实受益,事实都是佛事,如吐痰,是把众生烦恼吐出来,与读经一样功德。19、见而没见,听而没听。如一杯水,它是阿弥陀佛无量光化现的,只见阿弥陀佛无量光,没见到水。学习外面观察,内心觉悟。20、大乘佛法修的是无漏智慧。如,一杯水,杯子有漏洞,就盛不了水。执著的善是有漏的,这种人天果报微不足道。21、学佛要自己当家作主,推翻贪嗔痴三座大山。功德无处不在,拓宽心量以佛心去生活,在吃饭、穿衣、洗脸、刷牙、淘米、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