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的成本最高的利润

最低的成本最高的利润

ID:9961512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7

最低的成本最高的利润_第1页
最低的成本最高的利润_第2页
最低的成本最高的利润_第3页
最低的成本最高的利润_第4页
资源描述:

《最低的成本最高的利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同样的产品以世界最低的成本生产”这是日本企业界在20几年前喊出的口号。今天当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时,我们是否也能喊出同样的口号。  众所周知,日本制造的产品以其优质、耐用、高性价比而闻名于世。国内许多企业,以日本企业为赶超对象,希望能早日打造优质的"中国制造"产品。但笔者作为咨询顾问走访了国内数十家企业后,深感国内企业界对如何达到世界一流缺乏正确的认识。  国内某知名电脑生产企业一名管理人员说:除非自己跟着戴尔的流程走一遍,否则他无法想象戴尔如何做到只有4天库存的,该企业是直到ERP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成功运转后,才达到了

2、平均22天库存  一、仅靠ERP并不能与世界一流同步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许多企业在信息化的浪潮中,推行了EPR管理信息系统,但不知是出于利益的考虑还是对问题的认识不清,许多软件公司鼓吹ERP软件能让企业一步进入信息化管理,并且能实现JIT(适时、适量、适物)生产,大幅度降低库存,马上就能与世界一流企业同步。但事实上多数中国企业并没有发挥ERP的全部功效,许多企业仅仅用到库存查询,订单管理等功能,真正能将计划与各种成品、半成品的生产指令及仓库物料出库指令进行准时、精确地设定,从而大幅度降低库存(减少流动资金被占用)的为

3、数极少。ERP不仅仅是一种管理软件,更是一种管理思想、管理文化。当企业管理人员具备"精益、卓越"的思想时,没有ERP同样能达到低成本、高品质、短交期的生产。日本丰田公司70、80年代的成功就是典型的事例。反之,有了ERP,也不是意味着本企业使用的管理软件与世界500强一样,所以本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就同世界500强一样了。上述国内某著名的电脑制造企业的情况无疑验证了这一点。  如果我们花巨资引进了ERP,仅仅是多了几台电脑及各种制表格的软件,但企业库存依旧庞大,工厂内物流依旧混乱,生产效率依旧低下,生产周期依旧很长,对市场的反应

4、依旧迟钝,那么经营成本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ERP设置及系统维护成本。  二、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推行应该结合中国企业管理现状  返回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推行应该结合中国企业管理现状,在首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并能达到一些切实的绩效目标的前提下再引进,而非盲目的信息化。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花巨资引进了ERP,仅仅是多了几台电脑及各种制表格的软件,同时戴了一个信息化帽子,但是企业库存依旧庞大,工厂内物流依旧混乱,生产效率依旧低下,生产周期依旧很长,对市场的反应依旧迟钝,那么经营成本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ERP设置及系统维护成本。显然这种

5、信息化是失败的。国内知名企业推行ERP失败的事例,时有耳闻。推行ERP并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只有默默吞下苦果的企业就更多了。  管理信息化的前提是企业应该充分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改善、流程再造。由此建立精确量化的管理系统。没有精确就没有量化,没有量化就没有有效的信息化。并不是企业只要出钱就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比如,某企业库房没有定置坐标,总装车间也没有工序坐标,同时总装车间也不能准确提出几点几分需要那些物料,那么即使实施了ERP,也只能根据生产计划将某产品的物料全部一次性发出指令给总装车间,导致大量堆于现场。而在精益生产的情况下

6、,仓库中有准确的位置坐标,总装车间也有明确的工序坐标,各工序同时又能准确的提出几点几分需要那些物料,物料供应按准时化进行,现场绝无大量原料及中间半成品,生产处于同步化、均衡化状态下,那么信息化则水到渠成。  不具有精益生产的思想就导入ERP,无疑就像一辆高级小轿车跑在山间的小路上。  三、精益生产思想是ERP能充分发挥效益的关键  返回  ERP应该是基于企业精益生产(JIT)生产管理系统下的信息化,它并不是简单地将现有的管理系统电子化就可成功实施的。它是在成功地进行了管理革新的基础上,即整个生产过程控制建立在以拉动式(PUL

7、L)生产系统即JIT模式的基础上方可取得最大效益。  事实上不在JIT模式下构建的ERP从某种意义上讲本身就不是先进的ERP。如果实施了ERP后库存依然庞大,生产工时依然不能有效控制,企业花巨资导入ERP的效果要大打折扣。当然,建立了ERP再全面推行JIT会相对容易一些,但是当企业在实现了精益生产方式后,又要请回原软件公司,再次花巨额费用追加ERP软件的功能(软件业称其为升级)来适应已改善的新的生产管理方式。  我们可以不循别人所走的路,但有些地方是必须经过的。  四、精益生产是赶超世界一流水平的必由之路  返回  国际上众多

8、的知名企业都是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建立了精益生产方式,然后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逐渐开始实施MRP(ERP)系统。通过精益生产强化生产管理机能,通过ERP使得工作效率化、整合企业资源管理。一步一步稳打稳扎。许多世界一流企业借助ERP将精益生产发挥得淋漓景致。戴尔的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