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

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

ID:9993919

大小:170.9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5-20

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_第1页
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_第2页
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_第3页
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_第4页
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_第5页
资源描述:

《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冷球蛋白血症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寒冷条件下,多种疾病患者的循环中会出现异常的免疫球蛋白,包括SLE、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系统性血管炎、白血病、丙型肝炎和其他急性和慢性的感染、舍格伦综合征,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和多发性骨髓瘤。引起肾小球肾炎发展的因素有赖于冷球蛋白的活性,而皮肤血管炎需要冷球蛋白和类风湿因子的活性。这提示皮肤和肾脏血管炎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但共同的特点是在寒冷条件刺激下免疫球蛋白凝固并沉积于全身中小血管而引发血管炎性疾病。  (二)发病

2、机制  冷球蛋白血症主要是由于循环免疫复合物和补体在全身中小血管的沉积所致的血管炎。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Ⅱ型和Ⅲ型的肾病变发生率较高,尤其是Ⅱ型更常见。这些冷球蛋白多数为抗原抗体复合物,随血流到达肾脏,沉积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激活补体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其发病机制与免疫复合物肾小球肾炎相似。某些病人除上述机制之外,非免疫因素也参与发病,如肾小球毛细血管腔内有血栓堵塞,内含冷球蛋白,而无补体成分。在皮肤和肾内血管炎的冷球蛋白血症患者中,毛细血管壁沉积有IgG及IgM,很少见到补体成分。认为这些病变可能是直接由冷球蛋白所引起

3、。冷免疫球蛋白相关的肾小球肾炎的发展,可能与网状内皮系统Fc受体功能的缺陷有关。如果循环中冷球蛋白浓度超过1g/dl,肾脏疾病是十分常见的。  「症状」  1.冷球蛋白血症的基本类型分为3种:  (1)单克隆型冷球蛋白血症(Ⅰ型):免疫球蛋白中以IgM为最多见,依次为IgG、IgA及轻链蛋白。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及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占50%),其他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及少数自身免疫性疾病(占25%),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约占25%.这型最常见于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患者血中白细胞计数会错误的增加,这是因为大聚合物的形成。在3

4、7℃时红细胞沉降率比在室温下快。C4的浓度比C3明显降低。  (2)单克隆-多克隆型冷球蛋白血症(Ⅱ型):血清中含有一种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具有抗多克隆免疫球蛋白的活性,此种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多为IgM,其次为IgG及IgA,故构成IgM-IgG型、IgG-IgG及IgA-IgG型免疫复合物。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及其他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60%~70%),自身免疫性疾病(30%)及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者占10%.这型常与肾小球疾病、感染性疾病(病毒或细菌,特别是丙型肝炎病毒)有关,在伴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

5、的冷球蛋白和肾沉淀物中发现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和丙型肝炎病毒RNA.干扰素α的治疗可暂时改善其临床症状。据估计,50%~75%的患者有潜在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3)多克隆型冷球蛋白血症(Ⅲ型):血清中含有两种或以上的克隆Ig,构成IgM-IgG、IgM-IgG-IgA等复合物。多见于慢性感染(如HCV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30%~50%),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10%~15%),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者占40%.Abrahamian等经病例对照分析发现,HCV阳性的肝移植者,20%合并有Ⅲ型冷球蛋白

6、血症,临床常见有紫癜和肾小球肾炎,病理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2.冷球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  (1)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以青年人及中年人为多见,女性较男性略多。当患者遇寒冷体表温度降低,肢端血管中的冷球蛋白发生沉淀或呈胶冻状,堵塞了毛细血管,并使血管壁发生缺血性坏死及血管痉挛,皮肤出现紫癜及寒冷性荨麻疹为最多见,部分病人可出现雷诺现象。病人可有关节痛、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周围神经炎(如感觉异常及麻木)及血管炎综合征等。个别患者可有冷球蛋白血症性小腿溃疡,主要是由于皮肤的血管炎所致。  (2)肾损害的临床表现:急性肾损害

7、多见于Ⅲ型冷球蛋白血症,症状似急性肾小球肾炎,部分病人呈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损害多见于Ⅱ型冷球蛋白血症,以持续性无症状性蛋白尿和血尿及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后期发展至慢性尿毒症。  首先应肯定血中冷球蛋白是否增高,作出冷球蛋白血症的诊断,临床上出现皮肤紫癜及荨麻疹,或有雷诺现象、关节痛,肝、脾、淋巴结肿大及周围性神经炎等表现,可确定冷球蛋白血症诊断。之后,可进一步作出分型;结合临床及化验查明病因,再作出原发性和继发性冷球蛋白血症的诊断。如伴有肾损害,应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肾活检情况诊断本病

8、。冷球蛋白血症锁定本词条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医生科普项目/百科名医网提供内容并参与编辑。当血中含有冷球蛋白时便称为冷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是指温度低于30℃时易自发形成沉淀,加温后又可溶解的免疫球蛋白。不包括冷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的复合物和肝素沉淀蛋白等一类具有类似特性的血清蛋白质。根据免疫化学成分冷球蛋白分为三型:Ⅰ型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