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孔子的兼善弟子之长与文化传承创新

浅谈孔子的兼善弟子之长与文化传承创新

ID:22911502

大小:64.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01

浅谈孔子的兼善弟子之长与文化传承创新_第1页
浅谈孔子的兼善弟子之长与文化传承创新_第2页
浅谈孔子的兼善弟子之长与文化传承创新_第3页
浅谈孔子的兼善弟子之长与文化传承创新_第4页
浅谈孔子的兼善弟子之长与文化传承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孔子的兼善弟子之长与文化传承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孔子的兼善弟子之长与文化传承创新孔子的兼善弟子之长与文化传承创新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孔子的兼善弟子之长与文化传承创新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孔子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我们仅以最具史料价值的《论语》为依据,从它提供的事实看:得到孔子点评的弟子,数量可观。他对每位弟子的点评次数,多寡不等。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对颜回的评价最高。为了行文的需要,我们就以孔子点评颜回为开端。  我们经常说,文化传承与创新,最起码需要散发式的创新性思维,需要独立深思能力。孔子表彰颜回:“退摘要:孔子胸有成竹,对众多弟子一一给予恰如其

2、分的点评,并能够取法弟子的优点,矫正弟子的缺点,达到与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正因如此,孔子能兼备弟子之长。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应该向孔子看齐,兼善学生之长,具备从事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的更高素质。孔子点评弟子,反映出他的一些基本立场、观点。我们借鉴之,将对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大有裨益。  关键词:孔子;点评;兼善;弟子之长  1673-2596(2013)08-0182-04  提到孔子与弟子双边活动的资料异常非富,有的可信度也较强。例如《孔子家语·六本》记录的孔子与子夏的一次谈论:子夏接连询问颜回、子贡、子路、子张的“为人”如何?孔

3、子回答:颜回的信、子贡的敏、子路的勇、子张的庄,均超过我。子夏寻根究底:既然如此,四子为何还是拜您为师?孔子解释:颜回“能信而不能反”,子贡“能敏而不能诎(屈)”,子路“能勇而不能怯”,子张“能庄而不能同”。并揭出谜底:“兼四子者之有以易吾,弗与也。此其所以事吾而弗贰也。”即集中四子的优点与我的优点交换,都不能应允。这就是他们拜我为师而没有二心的理由。进一步说,孔子能信能反、能敏能诎、能勇能怯、能庄能同,驾四弟子而上之。不止于此而已,孔子以师长的独特眼光,几乎观察到所有弟子的优缺点,并且及时给予一一点评。大体上说,凡是孔子孔子的兼善弟子之长与

4、文化传承创新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zbjy.提供,.点评到的弟子的优点,他都照样取法,其缺点,都能尽量矫正之。从而成为兼善众弟子之长的大教育家。兼善众弟子之长,可视为孔子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成绩突出的标志之一。  到了后世,刘邦驾御张良、萧何、韩信并发挥其所长,最终夺取天下。这与孔子兼善众弟子之长,最终成为大教育家,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可以说,刘邦把孔子的成绩发扬到了极致。由此越发显现:发扬孔子兼善众弟子之长的成绩,是各项事业成功的基本保证。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更多的成果?如何逐步缩小与名牌大学之间的差距

5、?全体教师像孔子那样兼善弟子之长,不失为一条正确的途径。进一步说,只要我们能兼善学生之长,记住韩愈的名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信奉教学相长的原理,就一定能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对于弟子的优缺点,孔子只有做到胸中有数,才能一一点评之,才能取法其优点,矫正其缺点,最终兼善其所长。孔子到底是如何一一点评弟子的?这些点评包含着他怎样的立场、观点、理念、原则?对于这些立场、观点、理念、原则,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分析态度?弄清这些理由有何现实作用?  我们仅以最具史料价值的《论语》为依据,从它提供的事

6、实看:得到孔子点评的弟子,数量可观。他对每位弟子的点评次数,多寡不等。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对颜回的评价最高。为了行文的需要,我们就以孔子点评颜回为开端。  我们经常说,文化传承与创新,最起码需要散发式的创新性思维,需要独立深思能力。孔子表彰颜回:“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为政》)其中推崇的,正是我们所说的那种思维和能力。谁都懂得,建立创新型的社会,前提条件是建立学习型的社会。全体社会成员必须接受常新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追本溯源,孔子最早提出“好学”的概念,并把“好学”作为评判所有弟子优劣的一把尺子。还把它

7、当作一种风气,推广到社会中去。为了便于落实“好学”的精神,孔子规定了它的三条标准,第一条是吃苦:“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第二条是实干:“敏于事而慎于言。”第三条是修己:“就有道而正焉。”(《学而》)孔子“好学”的标准虽然只有三条,但是,包含的范围十分广泛。他认为,在全部弟子中,只有颜回称得上“好学”的典型。他赞叹:“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颜回在吃苦中学,符合第一条“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标准。又夸赞颜回“不贰过。”(《雍也》)即不犯相同的过错,也就是很少有过错。这自然是“敏于事而慎于言”的结果。颜回在

8、实干中学,符合第二条标准。还赞美颜回:“不迁怒。”(《雍也》)即不迁怒于人,修养很高。这自然有“就有道而正焉”的因素在起作用。颜回向他人学、在修己中学,颜回符合第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