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353590
大小:494.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9-13
《儒家理想人格的现代启示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陈道德儒家理想人格的现代启示儒家关于理想人格的说法很多,如“圣人”、“贤人”、“仁人”、“志士”等等,但是最具有典型性的则是:“君子”。对君子人格的基本特征和崇高价值,从孔孟到宋明时的儒家思想家都作了比较充分地论述和高度地评价。一、“君子”人格的基本特征二、君子人格的实现途径三、儒家理想人格的现代启示儒家认为君子人格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1.“文质彬彬”的素质结构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君子人格的素质包括“文”和“质”两个要素。◎所谓“质”,指的是道德品质,其内容仍以“仁义”为主。孟子云:“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
2、仁存心,以礼存心”(《离娄下》);孔子曰:“君子义以为质”(《卫灵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此外,君子之德还有智、勇、逊、信等等。◎所谓“文”,指的是对古代文化典籍的知识素养、高度文化修养及文雅庄严的风度仪容。因之,“文”总是与“学”和“礼乐”联系在一起。“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文之以礼乐”;“礼以行之,逊以出之”;“色思温,貌思恭”;“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正其衣冠,尊其瞻视”等等都是属于“文”的素质的内容。一、“君子”人格的基本特征2.“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儒家认为君子人格的素质应该是
3、仁义道德(“质”)和知识文化素养(“文”)二者的完满统一,所以孔子反对只具备某一方面素质而忽视另一方面素质的片面性,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雍也》)。当然,在两种素质结构中,儒家强调要求君子“义以为上”、“无终日之间违仁”。而且指出“文”要为“质”服务,主张“君子学以致其道”,“学道则爱人”,“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重义轻利是君子的基本价值观念,儒家学者大多把义利之辨作为君子、小人的根本区分,把重义轻利视为君子人格的基本标志。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孟子:“去利,怀仁
4、义相接”(《告子下》)朱熹:“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朱文公文集》卷廿四《与延平李先生书》)王夫子:“君子、小人之辨,人、禽之异义、利而已矣。”(《读通鉴论》中册616页)一、“君子”人格的基本特征一、“君子”人格的基本特征重义轻利的价值观表现在生活中就是重视道德精神境界的提高,反对对物质生活享受的追求。孔子说他自己的生活态度是:“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他称赞学生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孔颜之所以能在简朴的生活中“
5、乐处”,就是因为树立了“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样的价值观念。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君子不忧不惧”(《颜渊》),感情乐观,胸怀坦荡(“君子坦荡荡”)。以这种价值观念评价人,君子认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于议也。”(《里仁》)一、“君子”人格的基本特征一、“君子”人格的基本特征4.“和而不争”的处世态度儒家认为君子的处世态度是“和而不争”、“矜而不争”。所谓的“不争”,并不是说对其所确立的理想目标不努力争取实现,在这一点上儒家还是提倡努力争取的,主张“当仁不让于师”,“勇者不惧”,“
6、勇而有义”。儒家在君子人格修养上要求的“不争”、“无所争”,表现在:◎一是指不争利欲。“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欲而不贪”“戒之在色”“戒之在得”。◎二是指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与人争斗,严于责己,以和为贵。“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和而不同”“周而不比”“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成人之美”“与人为善”“君子求诸己”“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三是指不争权力,不做超越权力范围的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四是在与人比赛时按照礼的规定竞争。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7、”(《八佾》)这四点中,第二点是君子“不争”的主要意思。从这几点来看,不能简单地把儒家的君子“不争”理解为希望人做不顾原则,不分是非的好好先生,在与人相处时一味地一团和气。“不争”的基本意思是要求君子在处人处事时“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论语·卫灵公》)。5.“执两用中”的思维方式一、“君子”人格的基本特征儒家要求君子按照“中庸”的原则进行思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中庸”思维方式就是把矛盾的两端直接结合起来,使两方处在和谐的统一中,每一方都在自身应有的适当限度内发展,不突破其限度而压倒另一方,以免引起矛盾统一体
8、的破坏。故又叫做“执其两端,用其中”(《中庸》)。为此,它既反对“过”又反对“不及”。因为二者都是失度,对于破坏统一体来说,效果是同样的(“过犹不及”)。儒家认为“中庸”的思维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