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

浅谈美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

ID:5285659

大小:128.75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7

浅谈美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_第1页
浅谈美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美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年1月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an.2010第29卷第1期JournalofHeilongjiangCollegeofEducationVol.29No.1浅谈美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胡媛(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150080)摘要:语文学科一直以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以及学习各学科的基础的主流学科形象存在于人们的视野当中。以培养学生文学素质,语文素养为己任,但是,语文学科也承担着开发学生审美能力和品德规范的重任。美育逐渐开始在语文学科中渗透,融入于语文教科书和语文课堂,重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

2、能力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关键词:美育;小学语文;审美意识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0)01-0082-02《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首先,强调自然美,激发爱国情愫。语文教材中有描写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祖国秀丽河山的课文共计31篇,如《迷人的张家界》、《五彩⋯⋯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池》、《桂林山水》、《七月的天山》、《记金华的双龙洞》等,这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3、促进德、智、体、美些课文中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令人神往的大自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智育目标,还有然,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风景,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天然溶德育目标和美育目标。语文课程在塑造和丰富学生的个体洞,那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我们无生命意识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具有不可估量的美育价不被祖国的神奇和美丽动容,深深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值。但历年来,语文一直被认为是主要的交际工具,是学习情。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教育也一直被认定为智育的主要学其次,强调自然美,启示

4、人生哲理。语文课本中有一些科,而忽视了语文课程的美育目标。描写自然美的文章,向人们揭示了许多人生哲理,“离离原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古原草送别》)启示我们:人,应该像小草一样。不管面临怎样的能力的教育。美无处不在,日常生活中信手拈来,因此,掌的打压,都能够在夹缝中求生存,一阵“春风”袭来,生机蓬握美需要灵活的方法,敏锐的感知能力。语文学科则是美深勃。“不识庐山真面目,

5、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入人心最好的渗透媒介,我们通过语言、文字、文章这些媒介启示我们: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能够更好地传达美,培养审美能力感知美,用一双慧眼可以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看到大千世界的美。没有文字艺术,美酒不能被传播,被感村。”(陆游《游山西村》)启示我们: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染。苏霍姆林斯基主张美育从儿童抓起,他说:“儿童的思维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应该具有克服困难的信心。是艺术的,形象的,饱含情感的思维;美和活跃的

6、思想犹如阳21语文教科书中的社会美光和花朵那样有机地联系着。”所以,在小学阶段,启发学生(1)强调关爱他人的美,让学生学会感恩。现在的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突破口。儿童的小学阶段,他们有从生理角度看有正处于巅峰状态的感知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冷漠、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无可避力,有符合审美的较为主观的理解力,以及统帅二者的无穷免。针对这些问题,选择了像《卡罗纳》、《掌声》这样的文的想象力。这些都为开发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章,让学生体会爱与被爱的幸福,潜移默化地让他们学会设生理和

7、心理基础。我们的教育环境和教学内容则成为滋养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关爱对方,同样对别人的关爱报以真学生审美素质的温室,合理地利用教材和教育方式,我们的诚的感谢。美育工作,一定会开出灿烂的花朵。(2)强调智慧美,培养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乌鸦喝水》、《称象》、《司马光》这样的文章,体现了智慧的神奇,激一、发掘教科书中隐秘的美及美的教育发学生对于知识和智慧的渴望以及用智慧改变生活愿望,并11语文教科书中的自然美鼓励其付出实践。收稿日期:2009-11-02作者简介:胡媛(1982-),女,吉林四平人,教师,

8、2008级硕士研究生。—82—(3)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随掌握。此时,学生自我意识中的理解再次跳脱出来,有重点着社会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们发现,我们生活的环境逐有突破,在加深巩固理解的同时,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立体地步脱离了自然。孩子们不知道燕子窝长什么样子,不清楚茄发现美。比如《桂林山水》,学生在范读后了解桂林山水是子是如何长出来的,不知道城市里看不见绿色意味着什么。美的,水波清澈,倒影重重,绿树葱葱。细读后,我们要给学通过《父亲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