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乌龟找工作教案教学设计.doc

小乌龟找工作教案教学设计.doc

ID:60033445

大小:7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2-01

小乌龟找工作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小乌龟找工作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小乌龟找工作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小乌龟找工作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小乌龟找工作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乌龟找工作教案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乌龟找工作教案教学设计撰写人: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小乌龟找工作教案教学设计11小乌龟找工作教材分析:《小乌龟找工作》是个颇有悬念的儿童故事。故事从小乌龟要找一份工作开始,就吸引了孩子们。孩子会带着一连串的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会随着小乌龟的心情来体会它此时的感受,在欢喜之余,孩子们或多或少能领悟那么一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就能充分发挥这个长处。教学理念: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这篇课文无疑是过长,要想让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到小乌龟的心情并可以有所领悟,在讲课前必须做一凡工作。因此,特意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引导学生的“读”,希望孩子可以通过多

2、次的朗读来逐渐对这一故事有所体会,在随后的“讲”中便可更加容易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真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掌握!教学目标:1.学生可以认识生字,学会正确书写。2.学生可以正确,流利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通过反复朗读可以懂得故事中包含的道理,有发挥自己长处的意识。4.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每个人的长处及短处,正确对待自身的长处使之可以得到更好的运用。教学重.难点:1.学生可以正确,流利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6页共6页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每个人的长处及短处,正确对待自身的长处使之可以得到更好的运用。教学准备:1.课件2.学生课前为生字加拼音教学时间:二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可

3、以认识生字,学会正确书写。2.学生可以正确,流利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我们之前学习了《狐假虎威》,从中我们认识了狐狸和老虎两只动物,今天,我们再来走进另一只动物的生活中,看看在它的生活中发生了怎样的一件事情。二.听录音,想象录音中的画面.三.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同桌互读〈纠正不准的音〉3.老师范读,学生手指课本〈纠正自己不准的音〉4.学生齐读〈有感情朗读〉四.朗读课文:1.将学生分为四大组,一组读一段,齐读最后一段〈老师随时纠第6页共6页正不准的字音及停顿的地方〉2.男女生比读〈互相纠正不准确的地方〉3.两大组比读〈有感情朗读〉4.分角色

4、朗读课文五.书写生字:1.老师在黑板上书写生字,学生认真观察书写笔顺2.学生说说怎样用简单的方法记住这些字3.学生说说生字在书写时应占生字格的哪个位置4.学生开火车为生字组词5.学生在本上练习〈老师巡视,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六.作业:有感情朗读课文,为课文分段。二课时教学目标:1.明白小乌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2.学生可以明白文中的道理,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学生齐读课文,回答问中共有几段。二.理解课文内容:〈看课件动画〉1.文中告诉我们小乌龟都找了什么样的工作?〈送信消防队旅游公司杂技团〉2.齐读一至三自然段:〈课件播放小乌龟找工作的情景〉a在这三次中,它失败的原因

5、是什么,是不是它不认真?第6页共6页b从它一次次的失败中你会学习小乌龟怎样的精神?〈知难而进不怕失败坚持到底〉c分角色朗读小乌龟找工作的三次对话,体会小乌龟的心情d如果你是小乌龟你会怎么做。3.齐读四至五自然段:〈课件放小乌龟表演杂技的场景〉a小乌龟找不到工作,小动物是怎样表现的。b小乌龟找到工作了吗?是什么工作?从哪里看出来的?c朗读小动物看到小乌龟表演后的话语。d这是你若是小乌龟你是怎样想的?e最后一段告诉你一个怎样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善于发挥就一定可以成功〉4.齐读,试背第五自然段。三.说一说议一议:1.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的你会如何做?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长处及

6、不足,会怎样利用自己的长处。四.总结:小乌龟的故事我们学完了,从它的身上我们也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你们都将会更好的运用自己的长处,使自己能够更加优秀。五.作业:写一写自己以后会怎样运用自己的长处。六.板书:11小乌龟找工作第6页共6页小乌龟邮电局消防队旅游公司送信太少不会爬树讲解不清成功课后随笔:课件的帮助让学生更生动形象的了解了内容,第一节课的反复朗读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很好的熟悉,以至于在上第二课时时几乎没有用过多的时间去讲解,学生自然便看懂了。第6页共6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