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26894
大小:491.57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5-01-03
《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尚书·酒诰》载:“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这一记载有助于了解()A.夏朝聚族而居的社会状况B.商朝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官吏C.西周形成的贵族等级分封序列D.诸侯国对周王室承担的各种义务【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商朝时期。根据材料“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及所学可知,题干描述的是商朝时期的内外服制度,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即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即由邦伯管辖的地区。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务,这有助于研究商朝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官吏,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夏朝聚族而居的社会状况,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西周形成的贵族等级分封序列”与分封制有关,排除C项;“诸侯国对周王室承担的各种义务”属于分封制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2.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代的特征是给秦汉集权国家做好准备的社会经济变革。下列史实中,能够体现春秋战国时代“变革”特征的是()A.“工商食官”的格局开始确立B.德治与法治之争推动了律令儒家化C.铁犁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渐推广D.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走向成熟【答案】C【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范围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代的特征是给秦汉集权国家做好准备的社会经济变革”可知,材料中指的“变革”强调的是经济层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步推广,随之小农经济产生,这为秦汉集权国家做好准备的社会经济变革,C项正确;商周时期确立“工商食官”制度,排除A项;德治与法治之争并非经济领域的变革,且汉代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后,出现律令儒家化,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精耕细作的农业刚刚产生,尚未走向成熟,排除D项。故选C项。3.《三国志》记载:“时有扶风马钧……居京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灌之,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由此可知()A.翻车的出现得益于东汉时期水排的发明B.翻车以水力汲水进行灌溉,节省了人力C.马钧对翻车进行革新,提高了灌溉效率D.三国时人们开始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时期(中国)。根据题干可知马钧“患无水以溉”,“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由此可知马钧改进灌溉工具——翻车,提高了灌溉效率,C项正确;水排是水利鼓风设施,与翻车用途存在差异,排除A项;以水力汲水进行灌溉的是筒车,不是翻车,排除B项;翻车利用链轮传动原理进行灌溉,不是杠杆原理,排除D项。故选C项。4.隋朝结束了统一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各民族进入大一统条件下大交融、大发展的历史时期。读如图,有关这一时期相应序号所示地区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A.①—设置榷场进行茶马交易B.②—册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C.③—敕封僧俗领袖为“王”“法王”D.④—沿长城布置一系列军镇【答案】B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中国)。据材料地图①是西域、②是岭南、③是吐蕃、④是突厥地区,结合所学知识,B项正确;A项设置榷场进行茶马交易主要在甘南地区,A项表述错误,排除A项;敕封僧俗领袖为“王”“法王”是明朝,C项表述有误,排除C项;④地区是少数民族统治地区,没有设置军镇的,排除D项。故选B项。5.唐代10万户以上的城市只有10多个,北宋则增加到40多个,其中东京(开封)杭州、苏州、洛阳、成都、广州等都是著名的繁华都市。下列有关北宋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京:北宋都城,是全国的商业和交通中心B.洛阳:《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其商业繁荣景象C.成都:设立市舶司,统一掌管朝廷的对外贸易D.广州:官府指定的“十三行”行商代理对外贸易【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根据材料“其中东京(开封)杭州、苏州、洛阳、成都、广州等都是著名的繁华都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京开封府是北宋都城,也是全国的商业和交通中心,A项正确;《清明上河图》反映北宋首都开封的商业繁荣景象,不是洛阳,排除B项;市舶司是北宋建立于东南沿海地区,统一掌管朝廷的对外贸易的机构,而成都位于西南内陆地区,排除C项;官府指定广东的“十三行”行商代理对外贸易的情形出现在清朝,不是北宋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6.《明史·食货志》记载:“钱币之兴,自九府圜法,历代遵用。钞始于唐之飞钱,宋之交会,金之交钞。元世始终用钞,钱几废矣。”下列关于古代中国货币演进的历程,表述正确的是()A.唐朝飞钱类似于现代的本票B.北宋交子作为主币与铜钱兼行C.元朝将钞作为单一流通货币D.一直实行铜钱和纸币并行体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继承宋代的货币制度,进一步发展,将钞作为单一流通货币,C项正确;唐朝的飞钱类似于现代的汇票,排除A项;北宋交子是辅币,排除B项;纸币出现时间是在北宋,因此古代中国并非一直实行铜钱和纸币并行体制,排除D项。故选C项。7. 孙中山主张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要经过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1928年国民党通过《训政纲领》,如图为其部分内容。这说明在“训政”时期()一、中华民国于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二、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以政权付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之。四、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攬而执行之……A.国家政权实际上由国民党总揽行使B.初步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C.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袁世凯的专制独裁D.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得到真正贯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928年(中国)。根据材料“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以政权付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之。”可知,在训政时期,国民党把持国家立法、行政权,这实际上就是国家政权由国民党总揽行使,A项正确;孙中山的文官思想初步奠定了近代中国的文官制度基础,排除B项;袁世凯在1916年去世,排除C项;“训政”时期,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其实质是国民党的专制独裁,这不属于主权在民,排除D项。故选A项。8.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下反映我国从“以德治国”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的是()A.1994年《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B.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C.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D.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答案】C【解析】【详解】 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范围为当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国家层面对思想道德规划,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C项正确;1994年《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并非规划思想道德建设,排除A项;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都属于法治建设,排除B、D项。故选C项。9.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下列项中属于这一时期外交成就的是()A.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B.同英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C.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D.推动中非合作论坛正式成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巴黎协定》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C项正确;2001年6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中英在1954年6月17日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排除B项;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于2000年,排除D项。故选C项。10.亚里士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个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下列关于希腊城邦公民身份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城邦的保卫者②城邦的土地所有者③其身份由公民大会登记④直接参与政治的国家管理者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时空是古代的希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古希腊,公民身份是一种社会地位和荣誉,是城邦的保卫者和土地所有者,更是直接参与政治的国家管理者,它赋予了个人参与公共事务和享受社会福利的权力,①②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古希腊公民权获得的依据是出生和家庭,③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11.哥伦布在欧洲大陆上岸的时候,带着的是由骡子托着的少量的金鼻栓和其他“印度”纪念品,还有几名健壮的印第安俘虏作“标本”。哥伦布带来的“印度”纪念品中可能会有()A.小麦B.玉米C.葡萄D.甘蔗【答案】B【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带着的是由骡子托着的少量的金鼻栓和其他‘印度’纪念品,还有几名健壮的印第安俘虏作‘标本’”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到的是美洲而不是亚洲的“印度”,而玉米产于美洲,后来传播至世界各地,B项正确;小麦是亚欧大陆的传统农作物,不能从美洲带回,排除A项;葡萄原产亚洲西部及欧洲东南部,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甘蔗起源于印度,但是没到到达印度地区,不可能带回甘蔗,排除D项。故选B项。12.169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税务人员(由国王任命)不得参加议会的法令。1701年又在《王位继承法》中规定:从汉诺威王朝以后,凡领取皇家薪俸和养老金的官员都不得为议员。下列选项中,对这些法令出台的背景理解正确的是()A.国王权力受到进一步限制B.议会逐渐获得文官任免权C.行政部门实现政治和管理分离D.克里米亚战争暴露了管理危机【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可知,两个法案进一步限制了王权,并规定与国王有关的官员不得为议员,削弱了王权,加强了议会的地位,资产阶级代议制得到进一步发展,A项正确;材料主旨为“君主立宪制的完善”,而“议会逐渐获得文官任免权”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行政部门实现政治和管理分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C项;克里米亚战争发生于1853年至1856年,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3.1843年,英国首席法官面对一件找不到权威引证的财务案件时说:“此时,如果我们作出的判决,能在那样一种法律——那是最博学的人的研究成果,是若干时代浓缩的智慧和欧洲大多数国家国内法的基石——中找到依据,那它便堪称完美了。”这位法官所说的这种法律应该是()A.罗马法B.《大宪章》C.日耳曼法D.《至尊法案》【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范围为1843年(英国)。根据材料“是若干时代浓缩的智慧和欧洲大多数国家国内法的基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欧洲法律的渊源是罗马法,这是欧洲法律的基础,因此这位法官所说的法律就是罗马法,A项正确;《大宪章》确立了王权有限、法律至上的原则,但是其并不是欧洲大多数国家国内法的基础,排除B项;日耳曼法是英美法系的渊源之一,但是不是以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的基础,排除C项;《至尊法案》颁布标志英国国王专制统治的确立,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4.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文明”、“野蛮”和“蒙昧”等不同类别,不同类别的国家获得不同的国际承认,具有不同的法律人格和法律地位,在国际法上享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这种划分标准()A.促进了近代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有利于消除世界各国间的隔阂C.开辟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新路径D.体现了国际法应用过程中的双重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世界)。据材料可知,19世纪末,在国际上,不同类别的国家获得不同的国际承认,具有不同的法律人格和法律地位,在国际法上享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说明国家之间是不平等的关系,西方国家对自身的一种认同及其想掌握国际事务,并拥有绝对话语权的野心,体现出国际法应用过程中的双重性,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国际法,而非民族意识的觉醒,排除A项;消除世界各国间的隔阂,说法过于绝对,且与材料描述的信息不符,排除B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辟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新路径,排除C项。故选D项。15.它在太空中共运行了92天,绕地球大约1400圈。由于当时正值冷战,它发射震撼了整个西方,同时亦激起美苏两国之后持续20多年的太空竞争。“它”是()A玉兔二号B.“埃尼阿克”C.“奋斗者号”D.斯普特尼克1号【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范围为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在太空中共运行了92天,绕地球大约1400圈。由于当时正值冷战,它的发射震撼了整个西方”“激起美苏两国之后持续20多年的太空竞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卫星是苏联在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D项正确;玉兔二号发射时间是在2018年,不属于冷战时期,排除A项;“埃尼阿克”是世界上第一台现代电子数字计算机,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奋斗者号是中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6.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运用,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下列关于信息时代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A.电子商务迅速发展B.更多劳动力集中于生产线C.世界成为了“地球村”D.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答案】B【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结合所学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一场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信息控制技术革命,它涉及的是知识密集型产业,而更多劳动力集中于生产线,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题意,B项正确;“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世界成为了“地球村”是空间技术发展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属于信息时代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特征,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7.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户籍的编制和管理。下列选项中,序号与表中户籍信息反映朝代对应正确的是()朝代户主户籍地户籍信息①夫里耶(属洞庭郡迁陵县)东成户人士五(士五、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②邯寿寿沙州敦煌县效谷乡年伍拾陆岁,白丁,课户见输;计布二丈五尺、计麻三斤、计租二石;廿亩永业,廿三亩口分,合应受田壹顷叁拾壹亩③汪寄佛徽州府祁门县(当时直隶中书省)计家伍口:男子叁口,成丁贰口,本身年叁拾陆岁……事产:田地无;房屋瓦屋叁间A①-秦朝;②-唐朝;③-明朝B.①-唐朝;②-元朝;③-明朝C.①-秦朝;②-东晋;③-清朝D.①-唐朝;②-宋朝;③-清朝【答案】A【解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①户籍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①按人头的多少,男女性别征税,即以征人头税为主,这是秦朝的赋税制度;根据②户籍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租税分为租、布(调),这是唐朝前期的租庸调制;根据③户籍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③征税的标准是按土地多少征税,把所有的税收都摊派到土地之中,这是明朝推行的摊丁入亩,A项正确;①是秦朝,②是唐朝,排除B项;②是唐朝,③是明朝,排除C项;①是秦朝,②是唐朝,③是明朝,排除D项。故选A项。18.中央集权的强弱影响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下列汉代地方行政示意图按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西汉初年,王国实力强大,在行政级别上居于郡县之上,但是经过汉武帝采取“推恩令”举措,王国与县同一级别,侯国归郡管辖,因此②是西汉初年,①是汉武帝之后;汉武帝时期设置州刺史,以监察地方,随着国家社会发展,州不仅仅掌握地方监察,而且逐渐成为郡县以上一级行政机构。东汉后期,州正式成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因此③是西汉后期,④是东汉后期的示意图。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②①③④正确,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19.有学者在评价晚清教育改革时说:“我国清末之改行新教育制度,在表面上似乎是教育界的自动,实则当时的外交内政四处都碰着此路不通的钉子,非变法无以图存,教育不过在此种不得已的情境之下偶然被动而已。”该学者意在强调()A.改良道路在近代中国的艰难B.晚清教育改革成效显著C.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的核心D.变法图存成为时代共识【答案】A【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清末的教育制度改革,是在四处碰壁的基础上的被动改革,体现了当时改良道路的艰难,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清末改革的艰难,没有描述其成效,排除B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清末新政的核心是否为教育改革,排除C项;变法图存成为时代共识的说法过于夸大,排除D项。故选A项。20.法国政治活动家西耶斯(1748—1836)论道:“如果除掉特权等级,国家不会少些什么,反而会多些什么。国家是什么?国家是在一部普通法之下并由同一个立法机构代表的人们的联合体。”西耶斯的主张()A意图破除封建专制建立共和制度B.代表了工业无产阶级的政治诉求C.表明法国即将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D.顺应了向民族国家转型的历史趋势【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根据材料“国家是在一部普通法之下并由同一个立法机构代表的人们的联合体。”与“如果除掉特权等级,国家不会少些什么,反而会多些什么。”可知,西耶斯反对封建特权等级,建立一个“人民授权”的政府与国家,该观点反映启蒙思想对于法国社会的影响,也顺应了法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向的趋势,D项正确;材料只说建立“一部普通法之下并由同一个立法机构代表的人们的联合体”,没有涉及共和制度,排除A项;法国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再工业革命前后,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1789年8月4日法国废除封建等级制度,“表明法国即将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21.“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对上述目的作出贡献……”。与上述内容最直接相关组织的徽标是()A.B.C.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与上述内容最直接相关组织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项正确;A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徽标,其宗旨是促进国际货币合作、维护汇率稳定等,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B是世界银行的徽标,其使命是与贫困作斗争,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C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徽标,其宗旨是促进消除饥饿,提升粮食安全等,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22.2013年,江苏扬州曹庄大墓出土墓志一合,发现时受地下水侵蚀严重,对志文的释读有较大的影响。后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南京博物院,利用三维数据采集技术制成《隋炀帝墓志》几种新图版。以之参验原石,校订墓志释文多处,并推定志尾铭辞格式。据新释读,大业十四年炀帝死后,权殡流珠堂,八月一日葬西陵,至贞观元年葬今曹庄大墓。墓志叙事,或与中晚唐文献记载炀帝由吴公台改葬雷塘一说相合。据此可知()A.墓志属于第一手史料,其对人物的评价客观真实可信度高B.先进科技手段的运用,可以助推考古学和历史研究的进展C.历史真相的获取,离不开考古实物和文献史料的双重互证D.出土文献的释读,应当参照传世文献的记载展开合理想象【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唐时期的中国。材料“利用三维数据采集技术制成《隋炀帝墓志》几种新图版”“以之参验原石,校订墓志释文多处,并推定志尾铭辞格式”体现的是科技手段对历史研究的助推作用,B项正确;墓志铭的编写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评价客观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二重史料证据法,排除C项;出土文献的解释应该坚持客观、公正,非合理想象,排除D项。故选B项。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3题18分,第24题20分,第25题12分,共50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编户齐民到汉代以后成为基本户口管理制度,但是“编户”是名副其实的,“齐民”却并非等齐,经过唐宋变革,才发生了转变。唐中期以后,失去土地的农民大大增加,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导致土地的加速流转,使世族地主土地所有权的稳定性丧失。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从承担国家服役角度讲,国家臣民不分贵贱。唐中叶以后,出现了一批由商业而兴的城市,城市商业繁荣,出现一个较成熟的市民群体。商品经济是天生的平等派,这就冲击传统的等级制度,促使社会趋向于“等齐化”。由于社会趋于等齐化,由等级身份决定的各种社会束缚有很大松动,社会流动性扩大了。——摘编自高德步《唐宋变革:齐民地主经济与齐民社会的兴起》材料二认为科举制度肇始于隋朝……是把“分科取士”,特别是进士科的出现,作为科举创立的标准。这个标准所用的指标虽然没错,但相对表面化,没有抓住科举制度的精髓。认为科举始于唐朝,则是把“允许自由投考而不是全靠地方政府举荐”作为科举创立的标准,这个标准才真正抓住了科举制度的精髓。科举真正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它开启了自由报名,在影响人才选拔的诸多因素中,家族门第开始后撤,个人的才学能力得以前进。科举创立于唐朝,但是,从宋朝开始,中国才真正进入了科举时代。因为从宋朝开始,科举才有了影响、塑造甚至定义时代的意义。——赵冬梅《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材料三宋代有一大批知识分子毅然肩负起重振儒家文化的重任,积极参与现实,参与政治,恪守道德规范,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范仲淹、欧阳修号召士人重视名节,振作士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宋士大夫试图以“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个体伦理自觉来确立个人成圣成贤的道德追求。当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他们舍生取义,毁家纾难,临危受命。——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宋时期“齐民社会”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简要说明宋朝应对“社会流动性扩大”在户籍制度上的调整。(2)根据材料二,结合科举制的发展历程,阐释该学者认为“从宋朝开始,中国才真正进入了科举时代”这一观点。结合所学,指出科举时代结束的标志。(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士人的精神气质。结合所学,列举范仲淹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史实两例。【答案】(1)原因:土地加速流转,世族地主地位动摇;唐中期实行两税法,减弱了对农民的人身束缚;商业城市的发展,出现了较成熟的市民群体;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的等级制度。调整:将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拥有土地的是主户,需要缴纳赋税;没有土地的是客户。(2)阐释:隋朝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只是选拔方式的改变;唐朝允许自由报名,家族门第影响下降;宋代“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标志: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3)精神气质:追求道德自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有家国情怀。史实:范仲淹推行新法进行改革;范仲淹创设义田赈济族人。【解析】【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导致土地的加速流转,使世族地主土地所有权的稳定性丧失。”可知,土地加速流转,世族地主地位动摇;根据材料一“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从承担国家服役角度讲,国家臣民不分贵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中期实行两税法,减弱了对农民的人身束缚;根据材料一“唐中叶以后,出现了一批由商业而兴的城市,城市商业繁荣,出现一个较成熟的市民群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业城市的发展,出现了较成熟的市民群体;根据材料一“商品经济是天生的平等派,这就冲击传统的等级制度”可知,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的等级制度。第二小问调整,根据材料一“从承担国家服役角度讲,国家臣民不分贵贱。”与“由于社会趋于等齐化,由等级身份决定的各种社会束缚有很大松动,社会流动性扩大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调整为将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拥有土地的是主户,需要缴纳赋税;没有土地的是客户。【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时期(中国)。第一小问阐释,根据材料二“为科举制度肇始于隋朝……是把‘分科取士’,特别是进士科的出现,作为科举创立的标准。这个标准所用的指标虽然没错,但相对表面化,没有抓住科举制度的精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只是选拔方式的改变;根据材料二“科举真正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它开启了自由报名,在影响人才选拔的诸多因素中,家族门第开始后撤,个人的才学能力得以前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允许自由报名,家族门第影响下降;根据材料二“从宋朝开始,中国才真正进入了科举时代。因为从宋朝开始,科举才有了影响、塑造甚至定义时代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第二小问标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时代结束的标志为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时期(中国)。第一小问精神气质,根据材料三“宋代有一大批知识分子毅然肩负起重振儒家文化的重任,积极参与现实,参与政治,恪守道德规范,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范仲淹、欧阳修号召士人重视名节,振作士气”可知,其精神气质为追求道德自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有家国情怀。第二小问史实,根据材料三“当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他们舍生取义,毁家纾难,临危受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实为范仲淹推行新法进行改革与范仲淹创设义田赈济族人。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今严行保甲之法,与乡约正副共相覈举,正合今十六条规式……保甲一法,最为善政,无事可以敦教化、厚风俗,有事可以联守御、修兵防,但各城乡举行未力,今日急务。……里甲长有盗即举,不举而盗发,或甲内人有盗及外盗藏甲内者,甲长与之同罪。一值有警,只照保甲挨察其家某人夜出于某处干某事,某家夜宿某外人从某处来干某事,讯问明确,如或隐蔽事发,十家同罪。——廖腾煃修,汪晋征纂《康熙休宁县志》材料二1.如果没有从国王购得手工业执照,任何人不得在巴黎做羊毛织工。凡从国王购得执照者可以国王的名义,出售这种执照,讨价高低,悉听其便。2.如果自己没有从事手工业的本领,如果又不是匠师的儿子,任何羊毛织工及任何其他人,在巴黎地方的界限内,不得拥有作坊。⋯⋯31.任何人在织造布匹时不得在真正羊毛中夹杂着羔羊毛,倘使这样做,每匹需付10个“苏”的罚款,一半归于国王,一半归于会长与陪审员,以酬他们的勤劳。——《巴黎羊毛织工行会章程(13世纪)》材料三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力争5年左右时间,建立起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加强基层思想道德建设,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健全村(社区)道德评议机制,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保甲之法的主要功能。并结合所学,简述清代在基层组织和基层教化方面出现的新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中世纪西欧行会组织的主要职能,分析中世纪西欧城市与国王的关系。(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时代我国基层治理体系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意义。【答案】(1)主要功能:教化百姓、改良风俗;加强军事防御;除盗安民,维护社会治安。新变化:乡里制和保甲制合一;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答“保甲制度与乡约相互配合”也可给分)(2)主要职能:管理手工作坊的经营权;规范手工业者的经营活动;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关系:城市通过国王获得特许状,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国王可以从城市获得金钱支持。(3)特点:坚持党的统一领导;群众参与度高;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历史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进基层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任意3点) 【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时期的中国。主要功能:根据材料“无事可以敦教化、厚风俗”可知,教化百姓、改良风俗;根据材料“有事可以联守御、修兵防”可知,加强军事防御;根据材料“……里甲长有盗即举,不举而盗发”可知,除盗安民,维护社会治安。新变化:根据材料“今严行保甲之法,与乡约正副共相覈举”可知,乡里制和保甲制合一;结合所学可知,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的欧洲。主要职能:根据材料“如果没有从国王购得手工业执照,任何人不得在巴黎做羊毛织工”可知,管理手工作坊的经营权;根据材料“如果自己没有从事手工业的本领,如果又不是匠师的儿子,任何羊毛织工及任何其他人,在巴黎地方的界限内,不得拥有作坊”可知,规范手工业者的经营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关系:结合所学可知,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即城市通过国王获得特许状,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国王可以从城市获得金钱支持。【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特点:根据材料“建立起党组织统一领导”可知,坚持党的统一领导;根据材料“群众广泛参与”可知,群众参与度高;根据材料“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可知,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历史意义:根据材料“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健全村(社区)道德评议机制,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和所学可知,可从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推进基层思想道德建设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等角度进行分析。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71年阿克莱特在克莱普顿建立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工厂”。由此,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就出现了,它的本质不在于使用机器,而是创造了一种新的工作场所。在这样一个工作场所中,工人们听从机器指挥,随机器的转动有节奏地劳动。在这个工作场所中,工人们必须是守纪律的,按固定的工作时间上班下班,一个工人不按时就会延误整个工序,因此他们必须养成集体劳动的习惯,不可以自由散漫。工厂制最早在纺织业出现,后来蒸汽动力取代水力,工厂也就从乡村搬进了城市,并很快向各行各业扩展。许多不能使用机器的行业也采用这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将生产流程重新安排。……工厂化数十倍地加快了生产速度,因为分工本身就可以是生产力。——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阅读材料一、二、围绕“工厂”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答案】示例:论题:工厂制度的逐渐形成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对人类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论述:作为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工厂创造了一种新的工作场所,大批产业工人被工厂主聚集起来,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作,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工厂里,工人听从机器指挥,工人必须是守纪律的。为保证机器的昼夜运行,工人往往实行倒班制。工厂主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以罚款、体罚和解雇等方式强化纪律意识,迫使工人服从管理。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总之,随着工厂制的发展,工人阶级迅速崛起,为争取自己的权利展开斗争,工人阶级逐渐登上历史舞台。【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论题)说明题。时空是: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首先,阅读材料一、二、围绕“工厂”自拟一个题目。论题:根据材料一“1771年阿克莱特在克莱普顿建立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工厂”。由此,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就出现了,它的本质不在于使用机器,而是创造了一种新的工作场所。在这个工作场所中,工人们必须是守纪律的,按固定的工作时间上班下班。”“工厂化数十倍地加快了生产速度,因为分工本身就可以是生产力。”得出:工厂制度的逐渐形成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对人类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次,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论述过程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论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厂制度的逐渐形成对生产力、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论述。最后,小结升华,呼应论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