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眼里的中国哲学

黑格尔眼里的中国哲学

ID:10014331

大小:4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20

黑格尔眼里的中国哲学_第1页
黑格尔眼里的中国哲学_第2页
黑格尔眼里的中国哲学_第3页
黑格尔眼里的中国哲学_第4页
黑格尔眼里的中国哲学_第5页
黑格尔眼里的中国哲学_第6页
黑格尔眼里的中国哲学_第7页
黑格尔眼里的中国哲学_第8页
黑格尔眼里的中国哲学_第9页
黑格尔眼里的中国哲学_第10页
资源描述:

《黑格尔眼里的中国哲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黑格尔眼里的中国哲学一、黑格尔及其《哲学史讲演录》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德国近代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政治哲学家。1770年8月27日生于德国符腾堡公国首府斯图亚特一个官吏家庭。1780年起就读于该城文科中学。1788年10月去图宾根神学院学习,主修神学和哲学。1793—1796年在瑞士伯尔尼一贵族家中担任家庭教师。1797年末—1800年在法兰克福任家庭教师。1801年到耶拿,1805年获得副教授职。1816~1817年任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1818年后任柏林大学哲学教授,并于1829年当选柏林大学校长。1831年11月

2、14日病逝于柏林。黑格尔青年时代恰逢法国大革命,卢梭的思想对他产生了极大影响,他被法国革命崇尚的自由精神深深打动。他反对封建专制和民族分裂,渴望德国在政治上实现统一,把德意志民族的复兴与资产阶级革命联系起来,并把立宪政治制度视之为理想的国家制度。1815年拿破仑战争的失败、欧洲封建势力的复辟,使他的政治态度发生变化,放弃了激进的政治主张,开始赞颂现存的普鲁士王国,主张以此为基础而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政治要求,他的整体国家观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自由主义产生过深远的影响。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揭示了国家与社会的真

3、实关系,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理论基础。其主要著作包括《精神现象学》、《逻辑学》、《美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讲演录》等等。《哲学史讲演录》黑格尔关于精神哲学的著作。在黑格尔逝世之后,由米希勒根据他的三种讲稿、提纲和学生笔记整理而成。由贺麟、王太庆先生编译的《哲学史讲演录》一共四卷,分为《导言》、《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四个部分。黑格尔在这部著作中,一方面把哲学史纳入他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框架中,把哲学史归结为理念回归自身的绝对精神阶段;另一方面把辩证法贯彻于哲学史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哲学史的发展规律。黑格尔对哲学史观和方法论进行

4、了概述,表现了他用以考察哲学史的唯心而又辩证的观点,表明了他以西方为中心的偏见,也表现了他对东方哲学缺乏研究。黑格尔认为,哲学史的真正发源地是古希腊,并在具体论述各家的哲学时,抬高唯心主义,贬低唯物主义。二、黑格尔对中国哲学的偏见黑格尔在其《哲学史讲演录》(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贺麟、王太庆译。版本下同)中对于中国哲学的论断主要分三个部分即:孔子、易经、道家。国内研究黑格尔哲学思想或读过黑格尔哲学著作《哲学史讲演录》的学者对黑格尔评论中国哲学的论断褒贬不一。有人认为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家在中国是最有影响的一位,他的哲学正在得到较以往更深入的研究,有人认为黑格尔是对

5、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蔑视和攻击;有人认为黑格尔是具有创造力的思想家,有人认为黑格尔的体系有不少牵强附会、削足适履、生搬硬凑,甚至荒谬错乱之处。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提出了辩证发展的思想方法,为德国古典哲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他对中国哲学的认识和评价是有偏见的。黑格尔认为,包括中国之内的东方“不属于哲学史”,在他的视野里,“哲学应从希腊开始”。在长达一百多万字的《哲学史讲演录》中用了不足一万字来评述中国哲学,并把它附在《导言》之后,未列入正篇三大部分之中,足见他对中国哲学的轻视。《哲学史讲演录》关于中国哲学开篇写道:“中国人和印度人一样,在文化方面有很高的

6、声名,但无论他们文化上的声名如何大、典籍的数量如何多,在进一步的认识之下,就都大为减低了。这两个民族的广大文化,都是关于宗教,科学,国家的治理、国家的制度、诗歌、技术与艺术和商业等方面的。但相果我们把中国政治制度拿来和欧洲的相比较,则这种比较只能是关于形式方面的;两者的内容是很不相同的”(135页)。他认为中国文化只注重形式而缺乏内容。只注重语法修辞,语句的整齐押韵,而没有实质性内容的东西,没有内涵,从诗歌开始作为一个开口进行贬低。对于孔子,黑格尔这样评论道:“孔子的传记曾经法国传教士们由中文原著翻译过来。从这传记看,他似乎差不多是和泰利士同时代的人。他曾作过一个时

7、期的大臣,以后不受信任,失掉官职,便在他自己的朋友中过讨论哲学的生活,但是仍旧常常接受谘询。我们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谈话〔按即‘论语’—译者〕,里面所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西塞罗留下给我们的‘政治义务论’便是一本道德教训的书,比孔子所有的书内容丰富,而且更好。”(《哲学史讲演录》136页,以下标注同此)。黑格尔甚至说道:“我们根据他的原著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