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ID:10040820

大小:185.1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22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_第1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_第2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_第3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_第4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荆州中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年级:高一科目:历史命题人:官飞审题人:徐仕红一、选择题(48分,每小题2分)1、西周为了进行有效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广建诸侯,并实行班爵制度规定诸侯的等级(公、侯、伯、子、男),以下封国中诸侯的爵位为子爵的是()A.宋国B.楚国C.鲁国D.晋国2、假设周王有甲乙丙丁四个儿子,其中甲年龄最长,由妃子所生。乙也由妃子所生,天资聪颖。丙是王后的大儿子,天资愚钝。丁是王后的小儿子,机敏聪慧。从国家的长治久安出发,周王应立谁为太子()A.甲B.乙C.丙D.丁3、秦《峄山刻石》云“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

2、血于野。自泰古始,世无万数,他及五帝,莫能禁止。”秦始皇为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A.制定严密的秦法B.推行郡县制C.实行皇帝制度D.实行分封制4、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这些规定反映了皇帝制度的何种特点()A.君权神授B.皇位世袭C.皇帝独尊D.皇权至上5、贾谊曾上书文帝,“欲天下之治,莫若众建诸侯以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以下措施中体现了贾谊思想的是()  A.实行“推恩令”B.以武力削减王国封地  C.继续推行分封制D.大力扶植同姓诸侯 

3、6、以下材料跟科举制相关的是()A.“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B.“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D.“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7、《明史》太祖本纪记载,“十三年春正月戊戌,左丞相胡惟庸谋反,及其党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伏诛。”事后明太祖所采取的措施包括()①罢中书省②废丞相③更定六部官秩④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8、为改变“诸王大臣签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的局面,康熙所采取的措施是()A.设立内阁B.设立南书房C.设立军机处D.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

4、9、以下各项为雅典不同时期的民主改革措施,其出现的先后顺序为()①建立五百人议事会,各部落轮流执政②向公职人员发放工资③按财产多寡划公民为四个等级A.①③②B.①③②C.③①②D.③②①10、下列关于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的社会政治情况描述正确的是()①一切官职人员均由抽签选举产生②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③向所有公职人员发放工资④公民观赏戏剧可以获得“观剧津贴”A.①③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关于《十二铜表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颁布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平民的利益B.内容广泛,条文明晰C.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D.属

5、于公民法范畴12、在罗马法的发展过程中,公民法演进为万民法的根本动力在于()A.版图的扩大B.平民争取权利的斗争C.对外扩张的需要D.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13、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A.处死国王查理一世B.1649年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C.1688年光荣革命D.《权利法案》的颁布14、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这三者分别分别体现为()A.国王议会内阁B.首相内阁议会C.国王上议院下议院D.国王下议院上议院15、右图中的女神,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长达12米的火炬,左手紧抱一部书板,该书板所象征的

6、文献是()A.《人权宣言》B.1787年宪法C.《圣经》D.《独立宣言》16、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有权审查行政和立法行为的是()A.总统B.联邦法院C.国务卿D.国会17、普法战争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英国漫画家为此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图中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

7、定下来18、下列人员由国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有()①英国下议院议员②美国众议院议员③英国内阁成员④德国联邦议会议员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④19、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写道,“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该诗反映了鸦片战争前的中国()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B.土地兼并严重C.清政府政治腐败D.自然灾害频繁代西方侵略者获得在中国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的权利是根据下列哪个条约()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21、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著作是()A.

8、《资政新篇》B.《海国图志》C.《四洲志》D.《校邠庐抗议》22、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A.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B.中法战争之后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之后23、出版后风行海内外,销售逾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