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防治

房屋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防治

ID:10070362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23

房屋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防治_第1页
房屋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防治_第2页
房屋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防治_第3页
房屋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防治_第4页
房屋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房屋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房屋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防治摘要:目的:滑坡是常出现的地址灾害之一,其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有效防治此类滑坡对人类的影响,本文以广西南宁某学校典型的滑坡治理为例,对其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并为防治此类滑坡提供科学依据,达到防治滑坡的目的。结论:通过对滑坡的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使滑坡保持长期稳定状体。关键词:学校;滑坡;治理;稳定性中图分类号:P642文献标识码:A1、前言南宁市位于广西南部,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属于丘陵地貌。近几年来,随着工程的建设开发,工程边坡滑塌事

2、故的比例有所增加。因此,研究滑坡的产生机理、评价房屋边坡稳定性是治理公路边坡的关键。现结合房屋工程实例,对该地区滑坡进行分析、探讨。2、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7南宁市某学校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位于南宁市东部,勘查场地属于邕江南岸岸坡。勘查段河岸边坡长约120m,坡高约10~12m,坡面角度约30~70;学校浴室、厕所的边坡已出现滑移裂缝长约5米,其挡墙在建成后5年内垂直向下位移10cm,水平向东位移6cm;位于勘查场地西侧的学校食堂的边坡已出现滑移裂缝长约50米,挡墙在建成后年内垂直向下位移8cm,

3、水平向北位移12cm;位于勘查场地中部的学校操场挡墙在建成后5年内水平向北位移3cm。为了确保学校边坡的安全以及滑坡的治理,因此,研究滑坡的产生机理、治理滑坡成为防治灾害的关键。2.1地层岩性2.1.1覆盖层1、素填土(Q4ml):灰色,主要成分为粘土,土质较均匀,结构松散,据调查堆积年限约为5~8年。该层层厚1.00m~1.50m,属高压缩性土。2、粉土(Qal):淡黄色,稍密,含约较多粘粒,部分地段相变为粉质粘土,干强度低,摇震反应中等,冲积成因。该层层厚1.00~5.50m。3、红粘土(Q

4、el):淡红色,土质较均匀,硬塑,干强度高,摇震无反应。场地内均有揭示,该层层厚1.00m~10.30m。4、红粘土(Qel):淡红色,土质较均匀,可塑,干强度高,摇震无反应。该层层厚2.00m~6.40m。2.2.2基岩1、强风化泥灰岩:灰黑色,泥质结构,岩石已风化坚硬土状或碎块状,送水钻进进尺较快,冲击钻进进尺较慢,岩芯采取率较低,岩芯呈粉砂状、块状,漏水。层厚0.507m~5.10m;属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V类。2、中风化石灰岩:灰黑色,隐晶质结构,岩石质较硬

5、,送水钻进进尺较慢,岩芯呈短柱状、块状,漏水。场地均有分布,钻探深度内未揭穿该层,最大揭露厚度为18.50m。属较硬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Ⅳ类。2.2水文地质条件2.2.1地表水南宁市地处低纬度地区,全年受海洋温暖气流和北方冷气团的交替影响,是国内气温较高,降水较多的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环境。勘查区地表水体较发育,主要为邕江河水,据调查,勘查期间河面水位高程为28.30~28.70m。流速缓慢,约为0.03~0.05m/s。另外,滑坡区西侧有一条生活废水排污管出水口,

6、直接将岸坡顶生活废水排入邕江,受其长期冲刷影响,该处岸坡已形成较陡深的沟谷;滑坡区东侧分布有学校厕所、浴室、洗手台和养猪场化粪池等。2.2.2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赋存于第四系素填土、粉土和红粘土层中,主要由大气降水及生活废水补给。勘查期间测得稳定地下水位在28.86~28.52m之间。2.3地质构造7场地位于南宁盆地东部边缘,场地上覆土体主要为人工填土、第四系冲积层粉土、第四系残积层红粘土,下伏基岩为泥盆系炭质泥灰岩和石灰岩,产状为140∠25。由钻探揭露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及其近

7、邻无活动性断裂构造带通过,场地稳定性良好。3、滑动带特征通过对工程地质测绘和勘探资料的分析,该滑坡是浅层滑坡,滑坡体物质组成是以素填土、粉土(局部相变为粉质粘土)为主,局部为红粘土。滑坡物质中的杂填土,结构松散,主体成分为建筑垃圾,包括砖块、水泥块、垃圾袋等,厚约0.5~7.5m。滑坡物质中的粉土(局部相变为粉质粘土),为冲积成因,土质均匀,其基本保持原有的物质结构特征,厚约1.0~5.5m。红粘土为残积成因,土质均匀,其基本保持原有的物质结构特征,厚约1.0~10.3m。勘探资料所反映出的滑动

8、带和下部滑床物质结构特征是:场地东部滑动面主要由素填土和粉土的接触界面控制,西部滑动面是由粉土与红粘土的接触界面所控制;滑动带主要在粉土层中发育。下部滑床物质由红粘土组成,土质均匀。4、滑坡稳定性分析与验算4.1计算模型7根据勘查结果分析,该滑坡后缘地表局部已变形,滑坡前缘植被较发育,其变形不明显,但滑坡体现状稳定。依据岩土体情况及地表变形情况,判定滑坡的破坏形式为推移式,滑动方式为折线形。根据各滑坡体的变形特征,对各滑坡体进行计算。4.2计算方法及参数选取4.2.1计算方法根据野外调查和滑坡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