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ID:10121763

大小:3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6-11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_第1页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_第2页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戴宗一、教材简析《天上的街市》安排在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单元文章共同的特点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想像丰富奇特,引人遐思。本单元的整体教学目的是通过这些富于想像力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像的能力,在写作中学习运用想像。《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第一部诗集《星空》。《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诗人流露出较浓重的失望和悲愁情绪,虽然表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但另一方面又包含了逃避现实、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而《天上的街市》是诗人郭

2、沫若1921年创作的一首现代格律诗,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世界。诗人由现实中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灯,进而想像天上的街市,想像天上美丽的景色,想像天上街市里的珍奇,想像过着幸福生活的牛郎织女,对此传说的进行了全新的反传统的诠释,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天上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旧时代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因此,这首诗使那个时代的读者很自然的通过对比认识现实的黑暗,激起对理想的向往并为之而奋斗。今天,我们学

3、习这首诗仍然有新的意义。基于以上分析,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拟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维度设定本课教学的目标:1、诵读诗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2、体会本诗联想、想像丰富的写作特点,培养联想、想像和创新的能力。3、通过比较、诵读、讨论,初步学会鉴赏诗歌精炼传神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4、理解体会诗中表现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形成对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精神。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诵品味诗

4、歌精炼传神的语言,理解诗中表现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二,体会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学生对联想和想像的理解,对诗歌意境的体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这作为教学的难点。二、流程设计本课教学计划用一课时完成,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作者的资料,了解写作背景,诵读诗歌。教学程序设计注重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课堂上既重预设更重生成,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思维学习状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一)、导初读导入新课感受景致美1、出示图片,同学们认识他们吗——

5、航天飞人: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五,神六遨游太空。再出示郭沫若的图片,引导学生介绍作者。今天我们不可能像航天英雄那样乘坐神五,神六遨游太空,但是,我们可以乘着诗歌的翅膀飞翔,到天上的街市去逛一逛.出示课题: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天上的街市吗?你们想知道天上的街市有些什么呢?(学生大多会从想知道有什么人、人物活动、景物、事物等方面发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近文本,从文中找答案,小结:天上的街市是怎样的?--(美丽的)天上的街市有什么东西?--(珍奇)天上的街市有什么人?--(牛郎、织女)天上真的有街市

6、吗?--(想象出来的)从而在第一时间把握了课文的基本内容。2、简介写作背景。课标指出:要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借助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收集资料的能力。因而引导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说对作者及本诗写作背景的了解。(二)、导自读走近文本感悟韵律美1、在学生初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播放《天上的街市》的范读,请学生划出朗读的停顿节奏,正音并标出轻读和重音。32、教师范读,展现功底,提示押韵。其他学生先倾听,后评价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3、学生配乐同教师一起读,注意节奏

7、,体会感情。再听多媒体朗读,学生小声跟读,感受诗歌韵律美。(新课标认为“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所以朗读指导重在示范,重在学生体验,不在理论解说。这样朗读体验体现示范,体现层次,目的明确,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感,提高朗读水平。)(三)、导赏读体悟文本品味语言美1、在感受了诗歌韵律美的基础上,全班分成若干四人小组内边读边想,感受诗歌给我们展现出来的图画美,并思考作者写的天上的街市美不美?美在哪儿?小组成员之间交流,并把讨论的结果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分别概括。然后,指名小组代表说出小组概括出的图画。教师总结归纳。明确:(让

8、学生发言讨论,初步理解诗中描写的街市美在什么地方。可概括为:景美、街市美、物品美、人物美、生活美。)2.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感受,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品味文本的美。重调动学生的审美热情,在赏析评点中获得情感体验,在质疑中交流中获得思想的升华。引导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