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选择题专练习题4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练习题4

ID:10153121

大小:95.68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6-11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练习题4_第1页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练习题4_第2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练习题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高三历史选择题专练(4)12.《国语·齐语》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郭沫若释“美金”、“恶金”分别指青铜和铁器。与郭沫若得出这一结论相匹配的历史事实是战国时期A.青铜主要用作武器;铁器已应用于农业生产B.青铜颜色亮丽;铁器颜色深暗C.青铜高贵,宜作武器;铁器低贱,仅作农具D.青铜质地坚硬不易酸化;铁器质地粗糙且易锈蚀13.下列诗句、观点或现象与当今生态文明观最为贴近的是A.“制天命而用之”B.“风吹草低见牛羊”C.“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D.“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14.和谐社会的构建强调以民为本,而“民本”的思想

2、自古有之。下列言论中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没有启迪作用的是A.“政在得民”B.“民贵君轻”C.“存百姓”的思想D.“为政之要,惟在得人”15.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化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培根所说的三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①印刷术、造纸术②火药③罗盘针④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古典文化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6.从适应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下列著作最具进步意义的是A.《海国图志》B.《原道觉世训》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17.从16世纪开始,中国社会兴起了“西学东渐”之风,到

3、了中国近代“西学东渐”不断深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西学东渐最早体现在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潜滋暗长B.西学东渐过程中,存在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C.近代西学东渐的深入主要在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西学东渐有利于中西方文化思想之间的交流18.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19.“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

4、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史学家张萌麟在这里写的“新时代”是指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抗日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巨变。“巨变”的关键是党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正确认识到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1.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

5、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有利外部条件是A.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欧洲共同体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C.西方国家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2.观察下图思考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有①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②现实因素:世界政治中心地位的丧失③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④可能因素:欧洲宿敌法国和德国的和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3.“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1890年前后的几十年内世界工业品的集中地又由西欧慢慢向其他地区转移。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经济力量的

6、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崛起。”在这两个历史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新大国分别是A.法国-德国B.德国-日本C.英国-美国D.日本-英国参考答案12.A13.B14.D15.A16.D17.A18.D19.C21.C22.D23.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