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国时期国人对西康彝区的考察及影响

浅析民国时期国人对西康彝区的考察及影响

ID:10163484

大小:36.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6-12

浅析民国时期国人对西康彝区的考察及影响_第1页
浅析民国时期国人对西康彝区的考察及影响_第2页
浅析民国时期国人对西康彝区的考察及影响_第3页
浅析民国时期国人对西康彝区的考察及影响_第4页
浅析民国时期国人对西康彝区的考察及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民国时期国人对西康彝区的考察及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民国时期国人对西康彝区的考察及影响[摘要]西康地区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民族杂居,地形极其复杂。在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对民国时期西康彝族的考察,是近代西康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是中国边疆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民国时期国人对西康彝族考察留下的史料加以分析研究,探寻西康彝区的近代化进程,希望能为今天党和国家开发彝区提供更为详实的历史依据和参考。[关键词]西康;彝区;考察;影响西康省于1939年1月正式成立,它的出现代表了中国建省史上一段传奇历史的到来。西康所属地,包括康属、雅

2、属和宁属(今凉山彝族自治州)。由于地处边疆、气候恶劣、人烟稀少所以又被称之为“川边”或“川地”。13清代,康藏区域居住的藏族同胞当时被划分为康、卫、藏、阿里四个部落。昌都察雅以东的喀木地区为康,丹达山以西,以拉萨为中心的达赖喇嘛所属地为卫,历史上又称之为“卫藏”或者“前藏”。以日喀则为中心的班禅喇嘛所属之地为藏,或被称之为“后康”。阿里则在最西部的边远山区。康、卫、阿里、藏四部互不统率,各自为营。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卫、藏以及阿里三部被统称为西藏(亦今天西藏的大部分地区)。然而康区则不包含在西藏

3、所划分的范围之内,[1]由于地处边区,交通极其不便,清朝统治阶级也逐渐忽略了对康区的统治,致使许多内地人只知道有藏而不知道康的存在。又由于两个地区的语言、文字、民俗大致相同,所以大部分人们都误以为出了康定地区便进入了西藏。尤其到了近代,康、藏的不分也给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以及国内的一些民族分裂势力带来了可乘之机。一些有识之士鉴于“西康地居西隆,挟制三边,大为国防之重镇,小为滇蜀之屏障”[2]的军事地理位置,和西康地区丰富的物产资源,提出了“开发西康”这一重要举措。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大量国人开始多批

4、次的进入西康彝区考察,如:以团队形式的,1937年马长寿率领的川康调查团、1941年曾昭抡为团长的川康科学考察团、1943年林耀华率领的燕大边区考察团等;以个人形式考察的庄学本、徐益棠、李仕安等[3],考察内容涉及西康彝区社会各个领域。下面笔者就对国人考察彝区所留史料进行整理分析,简要梳理一下国人对彝区考察的主要内容,以窥视西康彝区的近代社会现状,以期对今天的民族融合提供一些裨益。一、国人对彝区的考察13西康省地处我国南方,是内地与西藏的交通要道。该地区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民族聚居地,其中主要以藏

5、族为主,但同时也居住着许多其它少数民族。近代,随着西部开发战略目标的逐渐实现,内地各民族与藏族关系逐渐密切。人们对藏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然而由于历史和交通、信息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忽略了西康其它少数民族的发展历程,对这些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生活习俗都不甚了解。特别是地处大、小凉山的彝族同胞。国人对其了解更是微忽其微,可以称之为研究领域的“处女地”。而在帝国主义势力入侵后,各届政府鉴于此地重要的军事位置,国人逐渐进入了该区,开始了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并且对该地区的政治

6、、文化、宗教、民族有了初步的了解。以下是各考察者对彝区考察所涉及到的几个主要方面:1.对康区彝族的地区分布、名称和阶级的考察入康考察者经过艰苦地实地考察后,对康区的彝族起源作了初步梳理。康区彝族主要分布在宁属,其中以大小凉山为主要聚居区。入康人员在考察期间多为研究居住在大小凉山的藏缅族系夷族文化。由于汉族人民对少数民族缺少了解,历史上多称广大彝民为“蛮子”、“倮�”或“倮族”[4]。然而彝族并不这样称呼自己,他们自称其民族为NOSU,“黑夷”亦称曰NO。随着汉彝两族人民相互通好,交往的加深,汉人

7、对彝族同胞的称呼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由起初的“倮�”、“蛮子”逐渐转变为“夷人”或尊称为“夷家”。13在入康国人所存资料看来,康区彝族划分为两大类,即生夷与熟夷。生夷即是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少,迄今仍然存在宗法组织,维护有氏族部姓氏为卑位的夷族人民,我们可以将其细划分为“黑夷”(贵族阶级)、“白夷”(平民阶级)、“娃子”(奴隶阶级)三个阶级。考察者发现,夷族社会中有着严密的等级制度,“黑夷”是永久的统治者,而“娃子”则是“黑夷”的终身奴隶。“娃子”除了平时帮助“黑夷”做家务、下地劳作之外,其人生所有权

8、也是“黑夷”财产的一部分。夷区存在这样一种等级制度,实际上是他们处于奴隶社会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下的具体体现。而熟夷则是受汉族文化影响较为严重,生活与习惯已经汉化的一部分夷人。2.对彝族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考察13对彝族之氏族、家族制度的考察。据考察记载,夷族地区,氏族与家族是主要的成员单位。氏族主要是由同一血系的父系祖先延续下来的后裔组成,他们是夷家地区最有规模的组织。在氏族内部可以划分为许多支系,支系与支系之间又存在着不同。氏族之中存在一个领袖,他主要是以掌管氏族内部事宜,调节氏族内部纷争,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