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带答案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带答案

ID:10168332

大小:15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6-12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带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中国政治与文化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而“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的第一条就是“立子立嫡之制”。由此可见,王国维认为(  )A.宗族观念到西周时期才出现                B.嫡长子继承制是周人的创造C.嫡庶制在商代就已完全确立                D.殷周之际嫡庶制正走向衰微2.史学家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上古篇)》中写道:“武王所肇创、周公所奠定

2、的‘封建帝国’,维持了约七百年”。与这里的“封建帝国”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王位继承制C.分封制D.宗法制3.有史书上残存“秦遂并兼四海……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推断,其中的“□□”最可能是(  )A.路府                    B.郡国                     C.行省                    D.郡县4.《中国历史十五讲》说:“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

3、重要原因。”这一“政治制度”是指(  )A.郡县制度            B.皇帝制度             C.行省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5.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中评述中国古代历史说:“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之历史也。”又说:“我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封建杜会之历史耳,虽至今犹然,一切病痛尽在是矣。”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看,这一评述可以确认的是(  )A.专制制度毫无进步可言                        B.君主专制导致政治腐败C.专制政治加速社会动荡                        D.专制政体缺失调节机制

4、6.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  )A.唐长安                B.汉长安                 C.宋汴梁                D.元大都7.唐中宗曾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但因心怯,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被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唐代(  )A.中书省和门下省形同虚设                    B.丞相权力得到空前强化C.三省制对

5、皇权有一定约束                    D.严格执行集体决策机制8.元朝大一统规模超过前代,其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江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元史·地理志》)为管理这广裹的疆土,元朝逐渐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行省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9.钱穆认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个大变动”,到了明代中国传统政治又“有一个大变动”。下列选项不能支撑钱穆史论的是(  )A.秦汉正式有统一的

6、中央政府,并建立隶属于中央的郡县制度B.秦汉相权多由一人掌握,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掌于不同的部门C.汉代选官为选举、首重门第标准,唐代选官为考试、打破门第限制D.汉、唐、宋时期皇权与相权是划分的,明代立国后不久即废止宰相10.下图所示为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示意图。该朝代是(  )A.秦                        B.汉                         C.宋                        D.明11.西汉丞相公孙弘曾在相府建造“客馆”,开东阁门延接贤士,咨以时务。公孙弘去世后,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六人先后为

7、相。期间,商讨国家大计的相府客馆,逐渐化为丘墟,变成了马厩、车库,和奴婢的住室。这段材料客观上反映出(  )A.中央与地方斗争激烈                            B.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C.丞相有任免官员权力                            D.西汉时丞相更替频繁12.美国学者费正清在谈到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时说:“由于中国教育的意识形态基础是儒家思想,统治阶级的头脑中充斥了各种伦理道德、忠孝观念和对礼仪的重视。在这种制度下,有文才的人得天独厚,往往成为政府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