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语文教学永远的主旋律

本真,语文教学永远的主旋律

ID:10168815

大小:35.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6-12

本真,语文教学永远的主旋律_第1页
本真,语文教学永远的主旋律_第2页
本真,语文教学永远的主旋律_第3页
本真,语文教学永远的主旋律_第4页
本真,语文教学永远的主旋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本真,语文教学永远的主旋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真,语文教学永远的主旋律  记得是教改初期,因为年轻的激情与活力写了许多文章,借助刊物表达自己对“本真语文”的认识――感恩。教学刊物是激发我思考的动力,是我与大家相识的平台,是促进我成长的阶梯。从教30余年,每天都在讲台上,从一年级开始至六年级,循环往复,实践的经验告诉我:本真是语文教学永远的主旋律。一、学科之本体语文的本体是什么?叶圣陶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口头的指听说,书面的指读写。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其根本任务也正如叶老所说:“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有两个方面的本领要学习:一方面是接受的本领;另一方面是表达的本领,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口头语言的说和听,书面语言的读和

2、写,四种本领都要学好。”我想,如果按照“语言”和“言语”的理论,听说读写的活动及其结果,应该属于运用语言的行为和产物,即是与“语言”相联系而又有区别的“言语”。这么说来,“语文”的本质属性是“言语”才合适。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言语生成――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提升的情况。13第一,“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立足点,为特定的教学对象。在生活中,我们读文章着眼点在于获取所反映的内容,是“得意忘言”的;但在语文教学中,目的不仅要注意在文字负载、传达的内容,更关注内容是如何表达的。反映在引导学生通过读文,认识上有所提升、情感上得到熏陶感染,更表现在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用这样

3、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理由,从而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规律,并积淀语感。如学习朱自清写的散文《春》,不仅是为了记住春天具有“春风美”“春景美”“春雨美”等知识,而是学习朱自清先生如何抓住关键词句来描绘春色的,如何用切当的语言将情感表现出来的,如何组织文章的结构等,这才是我们要学习的着力点。当然不同年级的孩子的语文学习会有所侧重,低年级的侧重于识好字,写好字,学好词,读好文,写好话。中年级在继续巩固字词的基础上,侧重于表达能力方面培养的启蒙性实践,高年级加强揣摩文章表达方法的学习,不断增强篇章意识,注重文本的整体性。第二,“言语素养”――“言语”与“精神”同构共生是本真语文教学境界的追求

4、。这里的“同构共生”不妨认为是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心灵世界携手走向美妙的境界。这也就是说,既要丰富和优化学生的语言系统,使之拥有适合年龄阶段的言语能力,又要完善和丰富学生的精神境界,使之富有情趣情思。二、儿童之本位13儿童是生命历程的一个特定阶段,亦是人生之旅十分重要而且珍贵的驿站。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考虑到“小学”的学业水平及接受能力,还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灵感受和精神家园。儿童的想象世界天地比成人更开阔,儿童的亲情感比成人更纯真。儿童的话语比成人更接近真理。正如弥尔顿说的“儿童引导成人,如同晨光引导白昼”。所以教材必须求真、求善、求美,且要贴近不同年龄特点的童心。《有的人》

5、作为“初识鲁迅”单元的一文来教授,学生读来有点莫名其妙:什么是人民,什么是敌人?成人、社会的复杂何以让孩子承担。不如从鲁迅的《故事新编》中选一篇更具亲和力的文章,让学生阅读。三、课堂之真实(一)课堂失真现象用心看去,课堂中的失真现象不少,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了,以为是理所当然的。131.读老师。老师根据自己对文本的体验感受,提问引路。一堂课中几个问题“环环相扣”,给学生的阅读过程造成了一种被动的强制性的外在环境。提问的结果,是学生帮助老师解决问题。学生在这种背景下的阅读,读的不是真正的文本,而是老师的提问;读的不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而是老师对文本的感悟。当然,这个过程中也有学生的思

6、考,但这是一种在老师提问背景下的思考,只是对“老师对文本的理解结果”的再思考,而不是学生作为主体自主阅读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对“文本本身”的思考。2.读媒体。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尤其是在公开课上,过多的媒体预设使学生丧失了真实阅读的机会,学生应接不暇。其实学生的原始阅读与著名播音员的朗诵和教师提供的背景画面之间有较大的差距,而这个差距恰恰是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3.说套话。课堂的套话也是屡见不鲜。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詹天佑》等,教师会套用如何评价这些人物的写话。运用得不合适会使学生勉为其难,可能会言不由衷地贴几张成人化的标签。孩子毕竟是孩子,对一些历史伟人或英雄人物的评价,这对于

7、他们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要真正理解乃至感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二)何谓真实阅读其一,阅读环境真实13真实的阅读环境应该是比较安静的,不做太复杂的课件,也不随意去给学生创设一种模拟的情景、画面,不随意宣泄自己的情感。因为在课外阅读中,没有人会喋喋不休地对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悟,得靠学生自己根据文字创设情景体会感受,将自己沉浸到文本中去,去寻找感兴趣的内容,去品味、咀嚼精彩片段,去体会人物内心情感变化……只有个体静心阅读的时间比较多,潜心感知教材的时间比较充裕,才能渐渐地培养和提高学生静思默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