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产业集群发展与布局研究

城市产业集群发展与布局研究

ID:10208242

大小:8.86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8-06-12

城市产业集群发展与布局研究_第1页
城市产业集群发展与布局研究_第2页
城市产业集群发展与布局研究_第3页
城市产业集群发展与布局研究_第4页
城市产业集群发展与布局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产业集群发展与布局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前言即墨市是山东半岛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建设,已初步形成了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经济规模居于“全国百强县”和山东省“十强县”之列。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和青岛都市圈发展战略的确立,对于即墨市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墨的城市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问题,迫切需要对过去的规划建设实践进行全面的总结,从更宽广的视野、以更长远的眼光来分析判断未来趋势,在此基础上制定发展战略以指导未来的发展和建设行动。在此背景下,即墨市政府委托深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即墨市城市发展战

2、略研究与新一轮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城市产业布局与发展策略研究专题通过对即墨市产业发展历史和现实的系统分析,应用现代产业发展理论,从大区域的战略分工入手,明确即墨市的产业定位和未来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同时系统分析即墨市产业空间布局的特征与规律,在分析即墨市区域产业布局演变规律基础上,通过比较选择,提出了即墨市未来产业布局的基本模式,同时对作为区域发展重点的东部地区进行了专门分析。2目录第一章即墨市产业发展简史1第二章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42.1总体状况42.2第一产业52.3第二产业52.4第三产业92.5与周边城市发展的比较10

3、第三章产业发展的区域背景与战略定位分析133.1国家层面133.2省域层面143.3青岛大都市区层面143.4区域视野中即墨市产业发展定位的综合分析16第四章产业发展战略174.1产业结构调整方向174.2既墨市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战略24第五章产业空间布局规划415.1产业空间布局现状特征415.2即墨市现有产业布局思路455.3产业布局与城市空间的关系465.4产业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465.5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分析475.6即墨市产业综合分区规划研究475.7即墨市产业空间布局结构规划研究49第六章东部地区产业规划与布局

4、536.1东部地区产业发展条件536.2产业发展定位546.3产业空间布局562第一章即墨市产业发展简史即墨东临翠山碧海,西拥千顷良田;气候温和,属沿海暖温带季风气候,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具有优越的产业发展条件。即墨自古地利鱼盐,曾为齐东之饶邑,具有悠久的产业发展史。战国时期,即墨已巍然屹立在齐国的东方,与西面的临淄遥相对峙,并夸富饶。“田野辟,民人给”,大史学家司马迁仅用六个字描绘了其时即墨地区的富庶景象。但是,随着封建生产关系日益凝固,浓厚沉重的封建观念逐渐成为束缚经济发展的因素,所以唐宋之后,即墨经济日趋衰落,竟为时人

5、目为“疲邑”,且称青州之首。15世纪末,广阔的即墨大地上“鲜林木,罕庐舍,蒿莱极目,观之凄阻”。一百多年之后,金家口商港的崛起表明封建经济中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萌芽,并拉开了即墨市沿海发展的序幕。清朝乾隆三十三年,即墨县东北隅的金家口已成为相当繁荣的商船停泊区了。至少说从1758年至1858年之间,金家口被公认为山东“沿海城市之冠”。直到烟台、青岛先后在其南北勃然崛起,它才渐渐式微下来。很遗憾,在浓烈的重本抑末的氛围中,金口的商品经济的缤纷光彩始终没有引起当时人们的羡慕和重视,即墨再次失去了经济大发展和转型的机会,依然作为半岛

6、地区一个普通的农业地区缓慢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变革了旧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得以蓬勃发展,小农经济的旧模式被逐步冲破,社会经济结构逐渐发生变化,特别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从泥土里走出来,建工厂、开机器、谈生意,工业化发展突飞猛进,市场经济不断繁荣。而沿海养殖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沿海地区的繁荣。而随着经济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即墨迅速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国际贸易、外资企业蓬勃发展,已经日益摆脱了农业县的发展模式,大步走向现代城市发展模式。1)农业即墨县属综合农业经济区,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和家禽、家畜饲养。清代

7、至民国时期,全县农业种植以粮食为主,油料次之。农户多兼养家禽、家畜,东部山区居民兼营林果,沿海居民兼事渔业。全县农业收入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90%以上。长时期以内,由于受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生产力得不到解放,加之农业技术落后,无力抵御水旱等自然灾害,因而农业生产发展缓慢。1936年全县粮食总产仅1.95亿公斤,平均亩产107公斤63。1938年日军侵占即墨,连年战争使农业生产遭受重大破坏,1949年全县农业(含林、牧、副、渔)总产值仍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87%。  1950年全县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农民

8、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接着,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全县基本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在此期间,积极改革耕作制度,增加了复种指数,推广了选育良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农业生产新技术,同时,发挥农业集体化的优势,对部分农田进行了改造,兴修了一批农田水利工程,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