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实验指导_doc

人因实验指导_doc

ID:10278818

大小:620.13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8-06-14

人因实验指导_doc_第1页
人因实验指导_doc_第2页
人因实验指导_doc_第3页
人因实验指导_doc_第4页
人因实验指导_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因实验指导_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因工程实验指导书西安邮电大学管理工程学院2013年10月实验1人体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为了使各种与人体尺寸有关的设计能符合人的生理特点,使人在使用时处于舒适的状态和适宜的环境之中,就必须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人体尺寸。通过人体测量实验,使实验者熟悉人体基本参数测量方法,为安全人机工程设计打下基础。该实验用于测量人体各肢体的长度、宽度及围度等形态指标。二、实验原理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从而为各种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这些测量数据对工作空间的设计,机器、设备

2、设计以及操纵装置等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并直接关系到合理地布置工作地,保证合理的工作姿势,使操作者能安全、舒适、准确地工作,减少疲劳和提高工作效率。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TZG型身高坐高计(身高:600-2000mm;坐高:400-1200mm)BD-II-605A型人体形态测量系统四、实验步骤1.身高测试将身高坐高计座板掀起,受试者赤脚立正姿势站在脚踏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度。足跟、骶骨部及两肩甲间与标尺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以保持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一水平。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侧面,

3、将滑尺沿标尺杆下移,轻压受试者头顶(将头发压实)。测试者两眼与滑尺呈水平时读数记录,完毕将滑尺上推至安全高度。2.坐高测试将座板放平,受试者坐在身高坐高计座板上,使骶骨部、两肩胛间紧靠标尺,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以保持耳屏上缘与耳眶下缘呈以水平,两腿并拢,大腿与地面平行,小腿尽可能与大腿呈直角,上肢自然下垂,双足踏在地面上。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侧面,将滑尺沿标尺杆下移,轻压受试者头顶。测试者两眼与滑尺水平时读数记录,完毕将滑尺上推至安全高度。3.其他人体尺寸测量测量时应在呼气与吸气的中间进行。其次序为从头向下到脚;

4、从身体的前面,经过侧面,再到后面。测量时只许轻触测点,不可紧压皮肤,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某些长度的测量,即可用直接测量法,也可用间接测量法——两种尺寸相加减。人体形态测量系统使用方法:(1)长马丁尺:测量下肢长。将尺子垂直于地面,移动尺标至测量点,尺标所对应的数字即为离地面的高度。(2)中马丁尺:测量上肢长、上臂长、前臂长、手长等。移动尺标至测量点,目标物夹在尺头与尺标之间,读取数字即为长度。(3)短马丁尺:测量大腿长、小腿长和跟腱长等。将尺子垂直于地面,移动尺标至测量点,尺标所对应的数字即为离地面的高度。(4)直脚规:测量肩

5、宽、骨盆宽、胸宽和胸厚等。移动尺标至测量点,目标物夹在尺头与尺标之间,读取数字。(5)臂伸测量尺:测量臂伸,身长等。移动尺标至测量点,目标物夹在尺头与尺标之间,读取数字。如测量长度不够可将加长杆插入尾端。(6)足长测量仪:测量足长。移动尺标,将单足放于底板之上,并轻处于尺头与尺标之间,读取数字。(7)游标卡尺:测量手宽、足宽等。松开游标上的螺钉,移动游标至测量点,将目标物夹在尺头与尺标中间,所对应的数字即为测定点的长度。(8)围度尺:测量胸围、腰围、臀围、上下肢体及其他人体曲线的围度。先将卷尺绕在测量点上,注意不要缠得太紧,即可

6、读取数字。图1测量人体的10个主要指标,填入表1。表1身体测量数据学号身高眼高前臂长最大肩宽坐高坐姿肩高坐姿大腿厚坐姿眼高臀膝距坐姿膝高五、实验结果及报告要求实验结果见表1。试验报告内容应包括:(1)实验目的(2)使用的仪器及材料(3)实验步骤(4)实验数据及其处理(注意修正)(5)思考题六、注意事项1.测量时,被测者应尽可能少着装,且免冠赤脚。注意身体对称,对于可以在身体任何一侧进行的测量项目,建议在两侧都进行测量,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应注明此测量项目是在哪一侧测量的。2.仪器应置于平坦地面。站立面(地面)、平台或坐面应是平坦、

7、水平且不可变形的。3.立姿时要求自然挺胸直立,坐姿时要求端坐。七、思考题1.计算人体测量数据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第5、50和95百分位数。2.根据人体参数测试数据,在设计机械设备合装置时,要达到人体操作的安全、可靠、高效、舒适的要求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实验2握力实验对自己握力大小感受能力强的人不但能在事后感觉到两次用力大小的细微差别,而且能够主动地按一定标准来控制自己的用力程度。人们的这种对用力大小辨别和控制的能力叫做用力感。根据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一般人的用力感比运动员低,非球类运动员又比球类运动员的用力感低。一、实验目

8、的了解、检验用力感的个体差异,学习用复制法测定用力感。二、实验原理测试最大握力及用力感。用力感的测定要求被试把前一次用力的大小作为标准刺激复制出来,根据每人复制的结果和标准握力之差,按下列公式计算出用力感的大小:用力感=1/((最大力-复制结果)/最大力)=最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