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寺庙建筑与西方哥特式教堂异同

论中国传统寺庙建筑与西方哥特式教堂异同

ID:10368948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6

论中国传统寺庙建筑与西方哥特式教堂异同_第1页
论中国传统寺庙建筑与西方哥特式教堂异同_第2页
论中国传统寺庙建筑与西方哥特式教堂异同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传统寺庙建筑与西方哥特式教堂异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中国传统寺庙建筑与西方哥特式教堂异同【摘要】建筑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建造目的,运用一定的建筑材料,遵循一定的科学与美学规律所进行的空间安排,是物质外显与文化内涵的有机结合.换言之,建筑是空间的人化,是空间化了的社会人生.  【关键词】中国传统寺庙建筑;西方哥特式;美学角度    建筑的本质:文化是建筑的灵魂,美学家黑格尔这样赞叹建筑艺术:建筑是对一些没有生命的自然物质进行加工,使它与人的心灵结成血肉因缘,成为一种外部的艺术世界.  一.中国寺庙建筑展现人神和谐相处天人合一,而西方哥特式教堂建筑喻示天国与人间两个世界的对立  从建筑外形结构上分析

2、,哥特式建筑是垂直的,与尖拱技术同步发展,使用两圆心的尖券和尖拱,推力比较小,有利于减轻结构体自重和增加跨度。尖拱和尖券大大加高了中厅内部的高度。哥特式教堂内部,可以看到从柱墩上散射出来的一根根骨架券,它交合于高高的拱券尖顶。高耸入云的塔尖,色彩缤纷的彩色玻璃嵌画,玲珑矫健的飞券是轻快的哥特式教堂的风格。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是欧洲哥特式建筑的丰碑,荡魂摄魄的繁复尖塔和眼花缭乱的彩绘玻璃窗是其最独特之处。教堂顶部尖塔林立,远远望去如一座巍峨的石林,直刺天宇。  根据心理学移情原理,外界的形式感会影响人的心理活动,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

3、征的造型风格使人也有飘然欲升的意向。建筑学家指出,这种高大拱型穹顶、繁复的尖塔及彩绘玻璃窗无不体现着宗教寓意。四面皆壁的封闭空间、弯曲的围闭形成的穹顶及尖塔的笔直通道暗示着上一层空间的存在,这就是天堂,人世是苦难的,只有天堂才是乐土,也表现了一种崇高。建筑的每处细节无不用心良苦地表达出天国与人间两个世界的对立。使我们不自觉联想,进而感受到崇高。正如席勒所说:没有一定强度的想象,巨大的对象就完全不会成为审美的对象,相反没有一定强度的理性,审美的对象也不会成为崇高的对象。  中国寺庙建筑则恰好相反,它有意将内外空间模糊化,讲究室内室外空间的相互转

4、化。殿堂、门窗、亭榭、游廊均开放侧面,形成一种亦虚亦实、亦动亦滞的灵活的通透效果,所蕴涵的空间意识模糊变幻,这与中国天人合一、阴阳转化的宇宙观有深层联系。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空间与时间的无限,即为宇宙。宇字本意为房檐,无限之宇,当然则以天地为庐。这个宇宙观,把天地拉近人心,人与自然融合相亲。以天地为庐的观念古已有之,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地人乃一大调和,那么艺术乐,就应该体现这一调和。  所以,中国寺庙建筑群才会有那么多的室外空间,它并

5、不把自然排斥在外,而是要纳入其中,深山藏古寺,讲究内敛含蓄。张世英说:审美意识是人与世界的交融,用中国哲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天人合一,这里的天指的是世界。人与世界的交融不同于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之处在于,它不是两个独立实体之间的认识论上的关系,而是从存在论上来说,双方一向就是合二为一的关系。托体同山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正是天人合一的体现。  二.西方哥特式教堂建筑注重表现人心中的宗教狂热,并把它具化为实在的视觉形象,而中国的寺庙建筑则受儒教实用理性的影响,重在再现人们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安。  李泽厚指出,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与山水画可游可居理论是

6、一致的,它不在意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是展现能供游览的生活场所。它不像欧洲大教堂那样,人突然一下被扔进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中,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中国寺庙建筑这种平面铺开的有机群体,实际上是在把空间意识转换为时间进程,当人慢慢游历在一个复杂楼阁的不断进程之时,他感受到的是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西方教堂建筑那种瞬间直观把握的巨大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了时间绵延流动的美,以理智的入世精神排斥了非理性的迷狂。萧默指出,欧洲中世纪是一个漫长的宗教长夜,君主制屈居于神权之下始终不能茁壮成长,教会成了社会的中心,君王施权于泥土,教士施权于灵魂,灵魂

7、的价值超过泥土有多大,教士的价值即超过君王有多大。因此,西方国家才会不计工本地去营造富丽堂皇的教堂,那些著名的教堂往往耗时上百年才能建成。中国的寺观是以平民难得一见的宫殿为蓝本来建造的,这既显示了佛的尊贵,又形象化展现了佛国的富饶安乐。如建筑学家傅熹年所言,神的居所规格是由皇帝来规定的。例如:屋顶的最高规格庑殿顶,是为皇宫主殿及佛殿专用;斗拱只许皇宫、寺观和王府使用;黄琉璃瓦只有宫殿及佛殿可用,而王府及菩萨殿只能用绿琉璃瓦。可见诸神受到皇帝颇高的礼待,但他们并不能凌驾于皇威之上,其规格在都城没有超过皇宫,在郡县没有超过王府和衙署。从另一个角度

8、理解,神的居所与人的居所一致,其实旨表明乐土就在现世,在人间,天人合一,人神同在。  三.中国传统寺庙建筑与西方哥特式教堂均为美的不同文化模式,表现一种宗教型文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