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佛经翻译家玄奘与铜川玉华山的关系研究

文学论文佛经翻译家玄奘与铜川玉华山的关系研究

ID:10417544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6

文学论文佛经翻译家玄奘与铜川玉华山的关系研究_第1页
文学论文佛经翻译家玄奘与铜川玉华山的关系研究_第2页
文学论文佛经翻译家玄奘与铜川玉华山的关系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文学论文佛经翻译家玄奘与铜川玉华山的关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佛经翻译家玄奘与铜川玉华山的关系研究佛经翻译家玄奘与铜川玉华山的关系研究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佛经翻译家玄奘与铜川玉华山的关系研究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佛经翻译家玄奘与铜川玉华山的关系研究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佛经翻译家玄奘与铜川玉华山的关系研究佛经翻译家玄奘与铜川玉华山的关系研究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

2、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佛经翻译家玄奘与铜川玉华山的关系研究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佛经翻译家玄奘与铜川玉华山的关系研究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玄奘是举世公认的佛学家、旅行家和翻译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和世界文化名人。他于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六二八年)从长安出发去印度取经,十七年后才回国,带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主持了中国古代史上

3、规模最大、组织最为健全的译场,在十九年间译出了七十五部佛经,共一三三五卷。玄奘不仅将梵文译成汉语,而且还将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是第一个将汉语著作向外国人介绍的中国人。玄奘在翻译理论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翻译实践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标准,意即“忠实”“通顺”,直到今天仍有指导意义。他还在翻译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翻译技巧,即:1)补充法(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增词法);2)省略法(即我们现在常说的减词法);3)变位法(即根据需要调整句序或词序);4)分合法(大致与现在所说分译法和合译法相同);5)译名假借法(

4、即用另一种译名来改译常用的专门术语);6)代词还原法(即把原来的代名词译成代名词所代的名词)。这些技巧对今天的翻译实践同样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玄奘的事迹一直在世界各国传诵,现在世界各地也兴起了玄奘研究的热潮,尤其是在印度,某些方面更是超越了国内。作为东方佛教文化象征和中外文化交流杰出使者的玄奘,他的价值愈来愈为东方乃至世界所珍视。  玉华山,在今陕西省铜川市北部。玉华山自古风光秀丽,与太华、少华、金华、女华、翠华诸山齐名,这里春天桃花争艳,夏季松风习习,秋日红叶如云,冬月冰笋奇绝,早在隋末唐初,就形成规模宏大的仁智宫和玉华宫,成为唐初

5、三代帝王的避暑行宫。  玄奘与玉华山有缘,“本缘《般若》”。唐高宗改玉华宫为玉华寺后,玄奘来这里设译经道场。用生命最后四年的时间,译出佛经14部682卷,占一生译经总卷数的一半以上。玄奘最后圆寂于玉华山,因为玉华山和他的出生地河南偃师都有一个“凤凰”的地名。所以人们认为,玉华山注定和玄奘有缘。    独具殊荣的“皇家译场”    显庆三年(658年)正月,玄奘奉旨在长安西明寺译经。此时,玄奘,从印度归来已经十年多,他已经翻译了大量的佛经。但是有一部浩繁600卷的大经《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唐以前的译本残缺多讹。玄奘久怀重译大愿。终因“京师人众,

6、竟来礼谒”而不能付诸实施。玄奘想起十年前太宗皇帝召他去避暑的玉华山,那里清静幽僻,鸟语花香,是个可以避开“竞来礼谒”的庶务,静下心来译经的理想场所,就立即向高宗皇帝上了一份《重请入山表》。得到高宗同意后,已经60岁的他满怀抱负地带领“玄门四神足”窥基、神意、嘉尚、普光及弘彦、释诠、大乘钦、靖迈、玄则、玄觉、宝光等一批高僧精英,远行200多华里来到坊州玉华山已经废宫为寺的玉华寺。看到深秋的玉华山依然景色秀丽,他深信:“这里就是阎浮兜率天!”他在这里铺开译场,一译就是四年,以年均译经170卷的拼搏精神,耗尽心血,共译出佛经14部计682卷。这14

7、部佛经是:《阿毗达摩发智论》20卷、《成唯识论》10卷、《阿毗达摩品类足论》18卷、《阿毗达摩集异门足论》20卷、《辨中边论颂》1卷、《辨中边论》1卷、《唯识二十论》1卷、《缘起论》1卷、《异部宋轮论》1卷、《阿毗达摩界身足论》3卷、《大般若波罗密多经》600卷、《五事毗沙论》2卷、《寂照神变三摩地经》1卷、《咒五首经》1卷。  英俊 英俊玉华寺佛经译场因玄奘法师而设,是玄奘一生中最重要的译经道场。又由于玉华寺是由皇家避暑行宫玉华宫废宫而设,这里的佛教译场是经皇帝批准而设,所以说玉华宫的佛教译场是一所独具殊荣的“皇家译场”。    法相宗发祥

8、圣地与祖庭    由于玄奘在玉华寺与窥基翻译了有十大论分别注释的《成唯识论》(共10卷)一书,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创建了佛教的“法相宗”,玉华山成为法相宗的发祥圣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