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太路现浇梁板施工方案

潘太路现浇梁板施工方案

ID:10424653

大小:401.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06

潘太路现浇梁板施工方案_第1页
潘太路现浇梁板施工方案_第2页
潘太路现浇梁板施工方案_第3页
潘太路现浇梁板施工方案_第4页
潘太路现浇梁板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潘太路现浇梁板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潘太路路土建工程第二合同段现浇梁板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营双二标项目部二0、、年、、月现浇梁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1.1桥梁的结构形式我项目共有三座桥需要进行现浇梁板的施工。K350+661.5跨线桥,建跨匝道A、干渠及渠边道路,桥梁中心桩号主线K350+661.5,桥跨成20+22+22+20m,交角110°,其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施工。桥梁宽度,左幅12m等宽度,右幅桥梁宽度渐变。下部结构桥墩为柱式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基础。墩柱直径1.3m,桩基直径1.5m。

2、桥台采用肋式桥台,基础直径为1.3m。E匝道桥兼跨干渠和渠边道路,桥梁中心桩号EK0+351.4,桥跨组成4-20m,交角90°。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箱梁,现浇箱梁顶板宽度8.5m,底版宽度5.0m,梁高1.3m,单箱单室断面,顶板厚25cm,底板厚20cm。下部结构桥墩为独柱墩,墩柱直径1.5m,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基直径1.5m;桥台采用柱式桥台,桩基直径1.5m。K340+259天桥,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板,下部结构采用柱式桥台,柱式桥墩和桩基础。1.2设计标准公路标准:高等级公路设计速度:80

3、km/h,路基宽度:整体式路基宽度24.5m桥涵设计荷载:公路一级2、编制依据与范围2.1编制依据(1)营双二标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3)《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JTGF80/1-2004(4)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2.2编制范围使用于K339+700-K351+900段内所有现浇梁板的施工工艺。3、施工进度计划人工挖孔桩20、、年、、月、、日开始,至20、、年、、月、、日施工完毕。4、施工工艺技术及工艺流程。4.1施工工艺流程箱梁现浇施工的主

4、要工序为:箱梁模板支架地基的场地压实和平整—搭设模板支架—安装箱梁底模和外侧模—绑扎箱梁底板和腹板钢筋—安装内模板—绑扎箱梁顶板钢筋—模板形位质量检查、定位、加固—灌注箱梁混凝土并进行养生—拆除混凝土模板、整理、保养。4.2施工方法(1)模板支架地基的换填、平整压实、硬化处理(2)施工时将支架地基范围原地表层浮土挖除并用好土换填后碾压夯实整平。地基采用20cm砂砾碾压后,砂砾层上整体浇筑厚20cm的C20混凝土层,作为支架的立杆支撑点基础。(3)满堂支架现浇连续箱梁施工采用挽扣支架搭设,支架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

5、定性,支架在承重后弹性和塑性变形、支架部分地基的沉降量应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以内。在支架施工时,对不同的材料接触面进行处理,并根据桥跨结构的特点,对支架进行必要的设计和验算,以确保箱梁的浇筑质量。(4)支架应根据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预压,以收集支架、地基的变形数据,作为设置预拱度的依据,除为抵消支架弹性、非弹性变形而设置预拱度外,跨中支架设2厘米向上预拱至桥墩处为0,期间按二次抛物线变化。混凝土浇筑前对支架进行等载预压以消除非弹性变形预压期不小于七天,连续两天沉降观测不大于1mm,预压重量为不低于90%的现浇箱梁重量。并在浇

6、筑过程中根据浇筑重量的减少,减少相应的预压重量。4.3搭设模板支架(1)本桥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支架拟采用碗扣式支架,该支架的搭设顺序是:在压实平整后的地基上面设垫木—设置立杆底座—装配立杆—对接上层立杆—继续安设纵横水平杆—安装上托座—设置底模纵横檩—调整标高铺设模板。搭设应注意:支架下的垫木必须与地面接触充分、平稳;立杆可调底座(下托座),通过螺杆上的调节螺母使底座板全部顶垫木顶面,并确保碗扣标高一致,使横杆间的水平偏差小于L/400。各立杆顶端可调托撑(上托座)必须全部顶紧底模纵檩,并避免立杆接头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各立

7、杆要垂直,其垂直偏差应小于h/500。4.4等载预压(1)在搭设底模时,为了使底模在预压后做到不调整或少调整,立模时必须尽可能考虑各种影响预拱度大小的因素,以便能准确地估算底模的预留拱度值。底模的预留拱度值包括:支架各结点的压缩值;支撑的弹性压缩值;地基沉降值;结构自重施工荷载产生的挠曲值(根据挠度公式计算);施工人员、水型车辆运输产生的挠曲值(根据挠度公式计算)等。(2)底模按估算预留拱度支好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加载预压。预压荷载为结构自重荷载的100%。采用砂作加载物。为了使加载的荷载强度与梁的荷载强度在横向上的分布一

8、致,在横向上采用均匀加载的方法。加载后,对底模的沉降做细致的观测记录。观测的部位,在横向上为梁的两边和中间三处,在纵向上可观测梁端、1/2跨径处和1/4跨径处。必要时可增加1/8和1/16跨径处。沉降的观测,初期因沉降发展较快,可半小时观测一次。后期发展较慢,可一小时观测一次,直到沉降稳定为止。4.5模板支架预压应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