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肖邦叙事曲作品的分析论文

对肖邦叙事曲作品的分析论文

ID:10447332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对肖邦叙事曲作品的分析论文_第1页
对肖邦叙事曲作品的分析论文_第2页
对肖邦叙事曲作品的分析论文_第3页
对肖邦叙事曲作品的分析论文_第4页
对肖邦叙事曲作品的分析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肖邦叙事曲作品的分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肖邦叙事曲作品的分析论文【论文关键词】肖邦;叙事曲;风格;创作特征【论文摘要】波兰作曲家弗雷德列克·肖邦是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语言的创造者之一,在音乐语言上进行独创性构思的同时,能不断地挖掘和发挥钢琴乐器的表现潜能。他把许多音乐体裁提到了新的创作空间,叙事曲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范例。肖邦赋予了叙事曲史高的思想性和更高的艺术价值,在扩展其曲式结构的基础上,使这个舞曲风格的体裁具有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和刚毅豪放的艺术风格。本文通过对有关肖邦叙事曲的文献的学习及阅读,了解和掌握了该作品在西方音乐史以及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以及体裁的渊源和特征。现综合

2、所阅读的文献.freeloderato),第二主题是主观的,较前慢些(menomosso);在调性上,一个是B小调,一个是降E大调。除此之外,两个主题的不同主要在织体上。虽然两者均为主调音乐,但第一主题的弹奏要求是多层结构。一部分演奏要色彩明亮,另一部分则相反,要有安静一些的伴奏和弦。这是技术上不同的两个功能造成的效果。在再现部里,叙事曲的两个基本点主题都在自己原来的调性中出现,但如前面所指出的,次序颠倒了。力度为很强的第二主题保持着自己的二部结构,其内容在表达上得到了加深。在再现部演奏这一主题时,要求大大积聚智力(虽然其准备已在连接部充

3、满了很高的感情热度)。这种谨慎的潜力和特殊的和谐华丽,是通过宽阔的推进、右手的和弦乐句来丰富声音的,并通过充满光彩的、大胆的和很有效的演奏几组五连音得以表现的。开始类似大提琴庄重的齐奏,第一主题是热情,最高潮处右手成为繁华的琶音。第二主题是左手广域的分散和弦伴奏,也处理得非常雄大,舒曼与肖邦自己都认为这四首中,这一首是最好的。第二叙事曲第二叙事曲(F大调,38作品)。这部F大调的叙事曲是肖邦叙事曲当中最短的一首作品。作于1836年,献给舒曼。这首曲子得自密茨凯维支的斯维切济湖的姑娘。它以牧歌风格开始,然后急板如暴风雨,第一主题复活时,明朗

4、己变为忧郁,然后暴风雨又来,在悲伤与寂静的气氛中结束。其第一主题的草稿在1836年就产生了,最后出版时已是1840年。这首曲子的第一主题以低音声部伴随高音声部的歌唱性旋律展开,在运动较大的段落更加强调低音声部。和弦中的内声部在声部力度上从属于主导高音声部,要求把所有运动活跃的哪怕最简短的段落都加以强调,无疑要警惕更静态的次中音声部的进入。数量不多的力度标记要引起对句法的特别关注,由此对形象和表达清晰程度产生的后果,也应给予特别关注。音色在这个主题的阐释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强调上方音或下方音,使和弦增亮或变暗的方法,在这里可以替代细腻的力度

5、差别。叙事曲的第二主题中,没有任何准备而突然引入完全不同的技术和表现手段,给演奏者构成了基本的困难,既是指法的,又是心理的困难。如火如茶的急板的出现,对钢琴家的绝对控制能力是一个检验。在很强的声音雪崩中,可以发现左右手技术功用的不同,左手八分音符的旋律线条的独立性,可以被认作右手的对位。这样一来,带来的演奏后果就是:出现了比右手更饱满的八分音符的声音质量,甚至有时对右手拥有力度优势,高潮时声音更亮些,但很轻盈。第三叙事曲第三叙事曲(降A大调,47作品)。作于1840-1841年,献给波琳?德诺亚尤小姐。这首在内容上可能与海涅的《罗列莱》有

6、联系,开始以半音量奏出八小节第一主题发展成华丽跳跃的乐段,第月几题多少有点淘气嬉游的色彩。此曲比其他三首都轻快、华nu,洋溢石贵族情趣。肖邦所有叙事曲中最受欢迎的降A大调叙事曲产生d1840-1841年}’iy,..毕业111版于1841年。降A大调叙事曲没有引子。然而第一i.:题头8小节听起来就像传统格式中的故事开场白这首曲子的第一主题的力度高潮是以在第25小节中重复八度的节奏性动机开始的,它像一个信号,在第27小节更响亮地重复了一次。整个这一高潮段的走向值得注意:不太响的开头,简短的渐强段,在29小节中己出现的渐弱标记,四小节的力度下

7、降和结尾段,不大的渐强。我们也应注意这个高潮不参与作品主要高潮的进程。第一主题的结尾段先引用了叙事曲的头四小节。产生于一系列低音八度的开场白,应该作为作品的第二次开始来阐释。只是它的进一步延续才带来织体变化和有趣的展开。此叙事曲的第二主题,像第一主题一样,音量适中,第一段充满优雅夕由于右手的叹息和左手的叹息性连线以及八分音符的休止而构入灵魂,它温和地晃动着,在其下面的进行中受到显著的转化。第二段,调性上是最稳定的,失去了轻盈的特征,捉摸不定的现实的特征。它的开头两段如歌的旋律的发音不容置疑,尽管作曲家没有标出。在很强的高潮段的和弦中也应该

8、避免使用较尖厉的声音。低音八度的深沉发音以及在和弦同音进行中对左手一视同仁是恰当的,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明显地强调高潮点。这首肖邦的第三叙事曲是肖邦所有叙事曲中最沙龙气、最七流社会化、最高贵、最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