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体液量监控方法

重度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体液量监控方法

ID:10461745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6

重度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体液量监控方法_第1页
重度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体液量监控方法_第2页
重度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体液量监控方法_第3页
重度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体液量监控方法_第4页
重度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体液量监控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度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体液量监控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度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体液量监控方法【关键词】监控;体液量;出入量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尤其重度患者,病情变化迅速,循环量变化显著,临床治疗中如何维持体液量的平衡、循环量的稳定是至关重要,显而易见,在病程的全过程中体液量的监控尤为关键。现就我院2002年以来,对重度HFRS患者体液量的监控方法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们共收治HFRS患者186例,并经血清HFRS特异IgM抗体确诊。其中男108例,女84例,年龄20~56岁,入院时,处发热期59

2、例,低血压休克期41例,小尿期60例,发热与低血压重叠12例,低血压期与小尿期重叠14例。根据临床分度分型标准[2],轻中度138例,重度48例,给予抗炎、抗病毒、利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对症支持治疗,有20例行血透,病程15~28d,进入恢复期,小便正常,生化结果基本正常,轻中度138例全部治愈出院,重度42例治愈出院,6例死亡。2监测方法2.1准确记录24h出入量7明确出入途径,患者床旁放置入量处理治疗车,上层备有入量的量杯,量筒,小抽屉里备有弹簧秤,软皮尺,旁边挂重护记录单以及常用饮食液体折算对照表和笔,以便随时记录出入量。所有进入体内的食物,药物首先在出入量车上作好量化,按进入体

3、内的时间记录,如已输入的药物中途停用,应及时加减入量。病房厕所内放出量处理车,上层备有消毒液,手套,下层备有测出量的量杯、量筒、大小便器、加盖痰盂,所有从体内排出的液体、呕吐物、均经量化记录后,倒入痰盂内加消毒液消毒,静置2h后,再倒入厕所,并及时消毒清洗容器,使之处于备用状态。对患者体液浸湿的布类物品,均秤好浸湿前后的重量,计算好差值作为出量记录。2.2观察血浆渗出量方法①估计面部眼睑浮肿、球结膜充血水肿、蛋白渗出的程度;②定部位用软尺测量肢体周围征的变化;③按压肢体浮肿部位的紧张度;④测局部皮肤按压后凹陷的深浅度;⑤秤体重。2.3记录液体及血管活性药物输入总量及即时输入量、速度。2.

4、4出血量的观察测T、P、R、BP,观察:神志瞳孔、痰、呕吐物、大小便颜色的变化,皮下出血点或瘀斑的大小,红细胞比容及压积,有呕血时,单独准确计量呕血量。3体液入量的控制方法3.1进食液量7除少尿期和有消化道明显出血外,能口服补液尽量口服补液。3.2输液的控制液体疗法是治疗的关键,是控制入量的重要环节。3.1.1根据临床各期的病理变化调整输液速度发热早期,以口服补液为主,适当输液,速度30~40滴/min。发热后期,血管壁损害,大量体液渗出血管外,进入休克期(而重型患者往往前三期有相互重叠的现象),治疗上,必须解决好扩容量和扩容速度与血浆渗出速度之间的矛盾。因此,此期需快速补充循环量,在1

5、~1.5h内补充第一扩容量,速度800~1200ml/h,采取加压输液器、多路输液、中心静脉插管等方法快速输入。待血压上升,收缩压维持在100mmHg以上,脉压维持在30mmHg以上脉搏有力,心率100次/min以下,尿量25mml/h,hb150/g以下,红细胞比容50%以下,患者安静,呼吸平稳,肢端循环良好,输液速度减慢,200~400ml/h,BP稳定247h以上时,按一般需要输液。少尿期仍有血浆渗出管外,同时肾功能损害,体内毒素积聚,中毒症状严重,水肿进一步加重,要严格控制入量,输液速度慢30滴/min,在补液时要高度谨慎,分析鉴别是否肾前性少尿,把握血管内外液体的量及循环血量的

6、动态变化。多尿期,肾小管再通,小便逐步增加,此期要增加入量,但大量血管外液体回收入血,又使循环血量增加,因此,输液速度不宜过快,大约60~80滴/min,并动态调整。恢复期,以口服补液为主。3.1.2全面分析监测指标决定输液速度及输液量本病的病理过程复杂,变化迅速,各项指标并不是象理论上描述的清楚明了,而是靠我们在实践中去摸索分析其变化,本病在发热后期,开始有肾功能损害。尿量的变化,很难反映血容量的多少,在休克期,要结合血压、血浆渗出的程度、患者的表现去分析血容量的状况,在少尿期、多尿期,小便更不能反应血容量的多少,只能反应病程进展趋势。血压的变化尤其是中心静脉压,是反映血容量重要而明显

7、的指标,但要严密观察和分析血压与其他指标的关系,以便提前掌握血容量变化的征象。本期内无低血压时,血压与输液量、输液速度、血浆渗出量的关系-我们的体会是:一般维持血压在正常或偏高值,波动<5mmHg/h,如在2h内,上升20mmHg(排除其他因素),说明有发生高血容量综合征的可能,要减慢速度,同时控制总输入量,如血压突然下降,首先排除出血的危险,再从入量、渗出程度、出量三者中找原因。再相应加快输液速度和输入液体总量。3.1.3根据药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