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对策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对策

ID:10472512

大小: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对策  _第1页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对策  _第2页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对策  _第3页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对策  _第4页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对策  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对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对策龙晓辉周卫军郝吟菊余宇航薛涛  摘要:阐述了我国水资源现状,提出了促进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的经济意义,对我国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发展对策,以期合理保护、利用水资源。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高效节水型农业;经济意义;问题;对策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因此要全面推进农业节水快速发展的关键是建立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和现行农业经济体制条件下发展农业节水的保障体系。现针对目前制约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的主要问题作一探讨。  1我国水资源现状  1.1人均水资源匮乏,地域性供需矛盾加剧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

2、2200m3,是世界水平的1/4,居世界第119位,被列为世界上最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据有关的预测显示,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特别是2030年之后,我国人口达16亿人,水资源缺口为400亿~500亿m3。随着我国近年来对工业化投入及国家城镇化的发展,工业用水、城市用水量急剧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明显,因而造成工业生产停滞、城市供水限时等困难出现[1]。  1.2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极度不合理  目前,有很多城市因为对水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水资源在上、下游和左、右岸分配利用不合理,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水资源丰富的流域,用水浪费严

3、重,水利用率低;在水资源贫乏的流域却经常断流,水库干涸,无水可用,连最基本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用水都无法保障。同时,由于不适当的农业灌溉和水利设施渗漏补给地下水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更是一大困难。农业大开发初期,人们对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机理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盲目开荒灌溉,不仅占用大量生态水源,而且造成土壤严重次生盐碱化[1]。  1.3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  我国降雨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南方比较充沛,年均降雨量超过1000mm,而北方内陆地区降雨量少,年均少于400mm。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6.5%,但水资源占全国的81%;而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

4、的63.5%,水量仅占19%,其中西北内陆河地区资源性缺水更严重[2]。  1.4污染严重造成水质性缺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污水排放量逐年加大,近年来全国污水排放量达600亿t,其中绝大部分未作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泊。全国700多条河流中,有近50个河段水域污染严重,水污染严重形成水质性缺水,生活水资源总量因河、湖水源头污染而不断减少[3]。同时,由于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导致天然湖泊、湿地面积减少,沙尘暴增多,气候劣变的现象越来越多。目前,在我国有些缺水区,为了保证当地的生产、生活需要,对地下水开采过度,导致地下水位降低,海

5、水倒灌,地面开始下沉[3]。  2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的经济意义  2.1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4]。近年来,农业用水在总用水量中虽已呈下降趋势,但仍是用水大户,特别是农业大省,农业用水比重占60%以上。从农业灌溉发展来看,农业灌溉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水质性缺水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发展效益农业的同时必须朝节水型效益农业方向发展。从发展趋势上看,高效农业必须是节水农业[4]。  2.2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  现代农业的规模经营模式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求大幅度

6、提高灌溉劳动生产率,从人工作业变为机械化作业。“两高一优”农业和现代化农业不仅注重提高产量,更强调农产品的品种、质量、外观和上市时间等,就对灌溉提出了更为“精细”的要求[5]。如灌水的位置、时间、数量、营养成分等,还要求对空气湿度和土壤情况进行自动监控和科学管理。如果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其他各种先进灌溉方法和技术,对传统、粗放型的灌溉方法进行改造,既可以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又可以提高灌溉效率、灌溉保证率和水分生产率,还可通过灌溉系统进行施肥和洒药,使种植结构和耕作技术的发生重大变革,推进农田灌溉的现代化和管理科学化,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生转变[5]。  2.

7、3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在水资源匮乏的地方,尽量做到少种或不种耗水量大的作物,且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扩大节水型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建立一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具有当地特色的节水高效农产品基地。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农业结构的调整不仅要满足“品质调优、效益调高、市场调活、民调富”的要求,更要满足“面积调小、耗调低”和削减用水高峰的要求[6]。  3我国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存在的问题  3.1对高效节水型农业的认识有偏差  虽然目前对节水农业、效益农业的理论研究探讨很多,但对节水型效益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