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若干特色论文

试论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若干特色论文

ID:10473890

大小:6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6

试论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若干特色论文_第1页
试论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若干特色论文_第2页
试论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若干特色论文_第3页
试论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若干特色论文_第4页
试论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若干特色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若干特色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若干特色论文论文关键词:邓小平德育特色论文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从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战略高度,对德育的诸多方面都作了深刻论述,具有鲜明的特色。这主要是:从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红与专辩证统一论文关键词:邓小平德育特色论文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从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战略高度,对德育的诸多方面都作了深刻论述,具有鲜明的特色。这主要是:从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红与专辩证统一的观点出发,深刻阐明了德育的地位作用;坚持德育与智育辩证统一的观点,既为德育提供坚实的支撑点,同时又指明要善于在智育中发掘德育的内涵;强调理想教育是德育的核心

2、内容;指明懂得历史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帮助青年确立正确的历史观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把加强和改进德育结合起来,为深化和发展德育指明了方向。认真研究和把握这些特色,对于我们做好德育工作是富有意义的。在我国进入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邓小平十分关注教育工作,其中对加强德育问题发表了许多重要意见。他主要是从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战略高度,或如他所说的是“从政治角度”谈问题的,高屋建瓴,言简意赅,但他对涉及德育的目的要求、地位作用、内涵创新,以及德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等诸方面的问题,都作了深刻论述。这些意见,对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中的德育思想,对我国传统

3、的德育教育,都有重要的发展,同样表现了邓小平理论的风格和特色。面对新世纪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我们面临的艰巨的历史任务,高等教育如何全面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目标,这是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和前途的历史性课题。因此,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推动高校德育的建设和发展,以造就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在这种情势下,深入研究邓小平的德育思想,对于我们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邓小平有关德育的论述是十分精辟的,现仅就其所蕴含的特色方面作些探讨。其一,从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培养一代新人的高度,强调德育的地位作用。形象

4、地讲,德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因而在培养人才的诸育中,人们总是把德育放在首位,作为诸育的灵魂和中坚。古代哲人墨子说过:“志不强者,智不达。”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则指明:“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而旧时蒙学课本《三字经》也有“教之道,德为先”的说法。这些大体反映了人才成长的规律性要求。诚然,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德育是有共性也有特性的,内涵和标准是不同的,但就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上,则古今中外概同此理。毛泽东早年曾把体育放在第一位,近代教育家严复也有过类似的提法,但这有其具体的时代背景。后来毛泽东就一直把德育放在第一位,新中国50年来就是以德、智、体全面发

5、展作为自己的教育方针的。在学校教育的德、智、体、美、劳诸育中,德育居首位,这已成公论。如毛泽东早在1939年就明确提出“青年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后来又多次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1(P780),都说明德育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正确体现德育的这种地位作用,却往往比较容易失之偏颇。我们既走过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冲击一切的很长的一段弯路,也遭到过淡化思想政治教育所造成恶果的惩罚。这些都给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在新时期,邓小平以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为鉴戒,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教育思想,他指出:“毫无疑问,学校

6、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但这并不是说要把大量的课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2(P104)实践经验表明,正确处理德育同智育的关系,是保证德育首位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邓小平正是用政治与业务、红与专辩证统一的观点,深刻阐明了德育的地位作用,这对于我们做好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马克思曾指出:“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

7、3(P217)对于我们这样的国家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邓小平在1978年就强调说:“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P103)同时,他根据新时期的特点和要求,逐步提出了从要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2(P369),到“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2(P408),再到“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4

8、(P110)。从而完整地形成了培育“四有”新人的标准。培养“四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