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菜花设施栽培示范推广试验报告

绿菜花设施栽培示范推广试验报告

ID:10498463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绿菜花设施栽培示范推广试验报告  _第1页
绿菜花设施栽培示范推广试验报告  _第2页
绿菜花设施栽培示范推广试验报告  _第3页
绿菜花设施栽培示范推广试验报告  _第4页
资源描述:

《绿菜花设施栽培示范推广试验报告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绿菜花设施栽培示范推广试验报告张同禄徐梅范宝忠王吉奎李银业  摘要2005—2007年在五莲县于里、许孟2镇进行了设施栽培试验,通过精选良种、整地施肥、播种育苗、肥水管理、调控温湿度、增施CO2气肥和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大棚绿菜花平均产量达24732kg/hm2,产值达123660元/hm2;2008—2009年在五莲县示范推广1200个大棚,面积115.2hm2,春节前后可产绿菜花2900t,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可创产值1425万元,为实施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环保富民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2、绿菜花;设施栽培;示范推广;效益    绿菜花原名青菜花,又名木立花椰菜、嫩茎花椰菜,俗称西兰花,其食用部分为带花群的肥嫩花,色泽鲜绿,富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及VC,长期食用可减少患各种癌症的机会,如乳腺癌、直肠癌及胃癌等,是21世纪人类首选的十大健康食品之一,深受人们的青睐。为实现绿菜花四季栽培,周年上市,满足人们的需求,从2005年冬初开始在五莲县的于里、许孟2镇进行绿菜花设施栽培,获得成功,共试验20个大棚,面积1.92hm2,平均产量24732kg/hm2,产值可达123660元/hm2。目前

3、已示范推广1200个大棚,面积115.2hm2,春节前后可产绿菜花2900t,产品销往省内外10多个大中城市,可创经济效益1425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1设施栽培地的基本情况  2005年冬初在五莲县许孟镇的院西村和于里镇的于里村,进行冬暖式大棚绿菜花栽培推广试验。当地年平均气温13.1℃,1月平均气温-2.4℃,7月平均气温25.2℃,平均年降水量916mm,年平均日照时数2538h,年平均无霜期213d,属暖温带季风气候。于里镇10个大棚,面积0.96hm2,许孟镇10个大棚,面积

4、0.96hm2。栽培品种均为生长期较短、早熟且抗病性强的东京绿、绿里、中青1号等品种。土壤均为棕壤土,土层深度50cm左右,pH值6.0~6.6,排灌水条件良好。  2试验结果  通过3年设施栽培绿菜花试验,绿菜花设施栽培平均产量为24732kg/hm2,高于露地栽培(平均产量23940kg/hm2)。按近3年平均售价5元/kg计算,平均产值123660元/hm2。扣除平均分摊建棚成本及种子、肥料、人工管理等费用1350元/hm2(大棚支架8年换1次,无滴膜和草帘子3年1换),平均投入为14000

5、元/hm2,平均纯收入为109660元/hm2,比露地栽培绿菜花(平均纯收入85350元/hm2)高24310元/hm2。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实现了绿菜花一年四季栽培,周年上市,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3绿菜花的生物学特性  3.1植物学特性  绿菜花属十字花科芸薹属,是甘蓝的一个变种。主根基部粗大,根系发达,主要分布在30cm耕作层内。叶色蓝绿,有蜡粉[1]。叶缘缺刻较深,叶柄长,叶腋能发侧枝,内叶无抱合性。最初在主枝的中心部位着生1个多数花蕾集合在一起的大花球,即主花球,其大小因

6、品种而异,一般重250~500g,收获后各叶腋产生侧花球。花球包括肥嫩的主轴、肉质花梗及其绿色或紫色未充分发育的花蕾。种子较饱满,呈黑褐色,千粒重3.5~4.0g。  3.2生长发育阶段  绿菜花的生长发育过程分为发芽期、幼苗期、莲座期、花球形成期、开花结子期5个阶段。  3.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3.3.1温度和光照。绿菜花发芽适宜温度范围为10~35℃,实践表明,最适宜的温度为25℃,茎叶生长发育温度,白天为15~25℃,夜间为15~20℃,幼苗期间抗寒耐热性较强。花芽分化期的温度因品种的属性

7、不同而异,一般在10~20℃之间;花蕾发育期以15~17℃为最适宜。绿菜花属低温、长日照作物,其生长发育亦喜充足光照、种子发芽具有喜光性,实践表明,在有光的条件下发芽良好。  3.3.2水分、土壤和养分。绿菜花喜较湿润的环境条件,叶片旺盛生长期和花球形成期均需要充足的水分[2-3]。绿菜花对土壤的适应性广,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6,但有耐酸碱性。全生育期需氮肥和磷肥,尤其以花球膨大期需用量最大。花芽分化后需钾肥,对于微量元素则需要硼和钼。  4主要栽培技术  4.1大棚设置及结构  选背风向阳处建冬

8、暖式东西方向的大棚,选用杨木或刺槐木作立架,竹木做拱形骨架,立架间距2.5m,棚高2.5m、12m、长80m,覆盖材料为无滴膜、厚4cm的草帘子等。大棚两端设作业门,门口以能容1人进出即可。4.2精选良种  根据绿菜花生长期的长短选择中、早、晚熟品种。如东京绿、绿里及中青1号等品种成熟早、抗病性强,最适宜于冬暖式大棚深冬栽培。  4.3整地施肥  早春深翻土壤60cm,种植其他作物,秋末冬初施优质圈肥60t/hm2、腐熟大粪干15t/hm2、过磷酸钙750kg/hm2、草木灰75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