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县茶叶发展措施及成效的论文

潜山县茶叶发展措施及成效的论文

ID:10559938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潜山县茶叶发展措施及成效的论文_第1页
潜山县茶叶发展措施及成效的论文_第2页
潜山县茶叶发展措施及成效的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潜山县茶叶发展措施及成效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潜山县茶叶发展措施及成效的论文  摘要茶叶是潜山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从茶树栽培技术、茶叶加工技术、茶叶经营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茶叶发展的措施和成效,以期为增加茶叶产量实现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叶发展;措施;成效;安徽潜山    潜山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江淮之间、大别山东麓,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适宜茶树生长,全县仅油坝乡没有种植茶树,其他29个乡镇均有茶树栽培和茶叶生产。茶叶是潜山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通过采取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使得茶树栽培面积达到3500hm2左右,茶叶产量接近700t,产

2、值超过2500万元。茶叶已经发展成为潜山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潜山发展茶树栽培技术的措施及成效  潜山产茶历史悠久,在唐代就是重要的茶叶产区。新中国建立之初,全县老茶园都面临低产改造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推行“三改”技术措施[1]。一是改园,以查苗补棵为主,补栽茶树至9000丛/hm2;二是改土,结合农闲培土,将陡坡茶园逐步改成梯形茶园,以保土保肥;三是改树,在部分场地实施台刈更新技术;80年代将“三改”扩增为“四改”,即增加改革管理措施,以重修剪和深翻改土为中心,使茶叶当

3、年不减产、翌年稍增产、第3年产量翻一番;90年代引进短穗嫁接改园技术,与“四改”相结合,在全县茶区推广应用,应用面积2000年为133.3hm2、2001年为200.0hm2、2002年为206.7hm2,老茶园低产改造效果明显。.在改造老茶园的同时,采取双条播密植栽培技术、茶树无性良种优质高产配套技术、改春剪为夏秋剪的整枝技术、速生密植技术、深秋施氮技术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发展一批新茶园。  由于采取了有效的栽培技术措施,潜山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不断攀升。在茶园面积方面,1949年为37.4hm2,1978年为703.6hm2,1982年

4、为1144.8hm2,首次超过1000hm2,1994年突破2000hm2,达到2133.3hm2,2000年更发展到3000hm2,目前茶园面积已经接近3500hm2。在茶叶产量方面,1949年只有14t,1978年产茶100.2t,首次突破100t大关,1984年达到208.7t,1989年突破300t,产茶308t,1996年产量达到412t,2000年突破500t,达到560t,2001年跃增到620t,2002年681.5t,产量增幅明显。  2潜山发展茶叶加工技术的措施及成效  茶叶加工需要优质的原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茶

5、树良种和采摘技术。为了制作高品质的茶叶,潜山对地方品种资源——天柱山群体种进行分类,开展天柱山中叶茶种的优良单株选育工作。先后从安徽省茶叶科学研究所、舒城县等地引进安徽1号、安徽3号、安徽7号、福鼎大白茶、舒茶早、龙井长叶、仙寓早等茶树良种,进行科学地繁殖培育,为茶叶加工提供了优质鲜叶,更使潜山成为安徽省14个茶树良种繁育基地之一。在鲜叶采摘方面,改革过去“一扫光”的采摘方式,推广新的采茶方法。幼龄茶园以养为主,重养轻采;成龄茶园以采为主,采养结合。适当提早开园,早采嫩茶,分批勤采[2]。名茶、优质茶、大宗茶实行不同的采摘标准,使得鲜叶

6、原料具有良好的适制性,有利于加工出外形、内质均符合要求的成品茶叶。  优质的鲜叶只是茶叶加工的原料,要制作高品质的茶叶还必须采用适宜的加工方法。潜山的科技工作者和一线茶叶加工人员,进行大量的尝试,取得了喜人的成果。1969年,建立全县第1座绿茶初制厂,开始推广机械制茶,逐步改变传统的手工制茶方式;1978年新建机械制茶茶场5个,开始推广“一灶多锅”技术,控制温度的一致性,并且提高燃料利用率。1979年横中乡下河茶场首次推广长滚筒“一滚到底”制茶技术,开始试制特种绿茶“滚青”,滚青后来发展成为名茶天柱弦月,于1985年被定为安庆地区优质茶

7、。  为了改进茶叶加工技术,提高茶叶经济效益,1980年潜山县开始名茶创制工作。县农业局专门成立了名茶创制小组,样品分别送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农学院进行品质分析鉴定。1985年邀请安徽农学院茶业系著名制茶专家陈椽教授到下河茶场现场指导,对制茶工艺和品质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并建议将茶叶定名为天柱剑毫。当年天柱剑毫在南京全国名茶评展会上被评为全国名茶。从此,潜山开始生产全国名茶天柱剑毫,茶叶加工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继天柱剑毫名茶开发成功之后,潜山又陆续开发出天柱银曲、天柱翠竹、天柱仙芽、皖山翠曲、天柱毛

8、峰、天柱云雾、天柱香尖等名优茶,形成了品种丰富的天柱名茶系列。  3潜山发展茶叶经营管理的措施及成效  1984年以前,潜山的茶叶经营由县供销社统购统销。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1985年开始放开茶叶市场,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