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卡尔·桑德堡的诗歌风格的论文

试论卡尔·桑德堡的诗歌风格的论文

ID:10564035

大小:4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7

试论卡尔·桑德堡的诗歌风格的论文_第1页
试论卡尔·桑德堡的诗歌风格的论文_第2页
资源描述:

《试论卡尔·桑德堡的诗歌风格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卡尔·桑德堡的诗歌风格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惠特曼式的风格 自由体诗 意象派诗歌 口语风格  论文摘要:卡尔·桑德堡的诗歌,一方面,从内容到形式上继承了沃尔特·惠特曼的创作风格:内容上,桑德堡使自己的诗歌成为“人民的声音”;形式上,他采用自由体诗,打破传统的十四行诗的韵律,像惠特曼一样采用长句、重复、叠韵、罗列等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卡尔·桑德堡紧跟时代脉搏,成为意象派诗人的一员,正是他短小精悍、浑然一体的意象诗使他名垂青史。  卡尔·桑德堡(carlsandburg,1878-1967)是美

2、国当代著名诗人及传记作家,他在美国享有盛名,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受读者喜爱的诗人之一。桑德堡的作品曾获海伦·列文生诗歌奖,并两度获得普利策奖及美国文学艺术学院历史奖。卡尔·桑德堡被尊为“普通人民的诗人”与“工业美国的诗人”。三四十年代,他曾一度被誉为非官方的美国桂冠诗人。他75岁生日时,伊利诺伊州将这一天定为“卡尔·桑德堡日”。1954年,海明威在获得诺贝尔奖金时曾说过:应该得奖的是桑德堡。由此可见桑德堡在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卡尔·桑德堡的诗形式自由而有节制,粗犷中见精细,豪放与婉约兼而有之。他的诗

3、歌一方面倾向于口语化,韵律不严谨,但另一方面他也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与写作技巧。用评论家路易斯·安特梅尔的话来说,有两个桑德堡:一个是膀大腰圆、好斗的街道孩子和他的另一个难以辨认的孪生子,影子画家,追求雾霭式的梦幻,喜欢用暗示的方法表达弦外之音。.  1承袭沃尔特·惠特曼的诗歌风格卡尔·桑德堡可谓是20世纪惟一一位全身心地用惠特曼式的风格创作的伟大诗人。惠特曼的诗,无论主题思想或艺术风格,在美国文坛上都具有划时代的影响。他比较充分地表达了美国普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惠特曼以“草叶”命名自己的诗集(leave

4、sofgrass),寓意深刻。它赋予最普通的遭人践踏的小东西以崇高的地位和尊严。惠特曼热爱美利坚的壮丽山河和沸腾的生活,他的诗歌赞美大自然,赞美人和人的劳动,讴歌劳动人民的伟大业绩,颂扬新时代、新事物以及人民为幸福而奋斗的豪情壮志,洋溢着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情绪。在形式上,惠特曼的诗冲破了当时上层文人保守平庸或追求风雅的诗风,开创了新的自由体诗,彻底突破了韵律陈规。他的诗行长短不一,不押韵,更不以传统的抑扬格等为单位,而是以短语、短句为顿的单位形成语调、语气急徐自然的节奏,毫无藻饰和斧凿痕迹。在突破格律限制

5、的同时,惠特曼并没有放弃一些传统技巧。他在诗中大量使用了叠韵、双声、倒声、重复等来增加节奏感。惠特曼的自由体诗豪迈奔放,而又不失其音乐美感。这些特点被卡尔·桑德堡一一承袭下来。桑德堡继承了惠特曼诗歌的雄奇的风格和奔放的自由体。桑德堡创作的目的是“为朴素的人民写朴素的诗”。他生活的最崇高理想是代表“人民的声音”,以诗来表达普通人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在他的小诗《小草》(grass)中,用小草象征宇宙永恒的生命力是什么也扼杀不了的。"iamthegrass;icoverall.(我是小草;我掩盖一切。)诗中的“小

6、草”象征人民。"iamthegrass/letmeanayyetlineupaker,stackerofoveson"雾飘然而去,具体实在的形象似乎又淡隐虚化。它的消逝也如猫一样,来无影,去无踪。《雾》这首诗既没有抑扬顿挫的韵律,又没有引经据典的字句,诗人在轻描淡写之中写活了惟妙惟肖的似“猫”的雾。桑德堡的另一首意象派诗歌《港》(theharbor)也颇为有名。港贫民窟丑不堪,女人们/}中深嵌着饥饿,/站立在门前/我多么害怕那些饥俄枯手的阴影/因此匆匆绕过城池/纵身跃入一片水的碧蓝/啊,长湖排浪追着阳光对

7、卜向那泡沫飞城的弯曲的湖岸/鸥群有如风暴—/一团团灰色的羽翼/载着洁白肚皮/在天空下,自由自在地翱旋。这首诗中的城市暗示芝加哥。《港》和《芝加哥》对一个城市的描写迥然不同,这里诗人将自己喻为一条小溪,看到的是肮脏、丑陋、饥饿和贫穷。正如作者本人所说:“诗源于心境。我并非每日都以一种情绪描写同一题材”。这里的芝加哥不是生机勃勃,膀大肩宽,充满希望的城市,在“饥民的阴影”追逐下,“小溪”匆忙逃离城市。然而作者必竟是乐观主义者,即便他看到了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现象,对未来他仍怀着希望:他幻想跃人碧蓝的湖水中,自由地

8、在阳光下奔流,洁白的鸥群象征着诗人对人类美好未来的追求。这首诗的魅力来自两个鲜明的对比;一是牢狱似的丑陋的贫民窿和自由自在的蔚蓝的湖水相对比,另一对比是来自令人毛骨惊然的诗意和作者使用的优雅的词藻。这首诗既具有梦幻似的弦外之音,又不乏膀大腰圆街道孩子的粗犷豪放,婉约豪放兼而有之。从这首诗中,我们看出桑德堡不愧为理想主义者,看人类颠濒着朝光辉的目标前进。正如他的诗行:谁能活着没个希望?/在黑暗中,背着一大堆悲伤/人大踏步向前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