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韩国论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韩国论文

ID:10575696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韩国论文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韩国论文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韩国论文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韩国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韩国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韩国论文.freel)观点,否定中华民族以至中国文化(引李原文:“认为是无能的,反进化的存在”),继而对于邻国朝鲜,也持同“日本人对朝鲜民族的顽固偏见。”为了进一步说明自己的揣测,李先生列举了朝鲜近现代的思想家、文学家李光洙为例,李光洙年少鲁迅九岁,却同鲁迅有大致相同的经历,显然受到鲁迅思想“民族改造论”影响,有“朝鲜的鲁迅”之称。但这个人后来流亡到中国,不两年对自己民族彻底失去信心的他“在日本的保护下回国,开始编写和宣扬《民族改造论》(1922年)。”李先生由此得出鲁迅与李光洙思想大体一致,“是对现实的错误认识。”限于篇幅,对李先生这篇比较尖锐的有着强

2、烈个人色彩的问题文章不能详引,不过大体概述了他的见解。而这篇论文一经宣读,全场哑然,竟没有一个主动上台参与讨论的学者。包括中国孙郁先生在内的著名学者,也都持沉默态度(也许是猝不及防,也许是客气礼貌吧)。会议很快转入另一个议题。午饭席间我恰与李泳禧先生对坐。韩式餐厅人皆席地盘腿而坐,腿有病疾的约七十开外高龄的老先生行动似有不便,多亏有他夫人从旁协助。看得出来,先生脸上仍有着一隅落寞的神色,同他文章中所讲一样,似乎没有人关心他提出的问题(或许觉得并不重要,或许并不了解)。他独自思索。我对他的论文虽然关心而且也有兴趣,但其时并不能回答他的问题,甚至并不了解这个问题。既然不能回答,

3、也就失去了与他讨论或向他请教的前提,为了表示尊重,我只好不去打扰他,用饭间,仅以客气礼貌的态度双方小作寒暄。但李先生这篇文章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无论如何,这是一个敏感问题,对于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学者,有理由要加以研究或澄清,对于中国本土学者,也未必没有启迪与研究价值。我小心保留好了李先生的论文打印稿(在韩国,论文一经公开宣读即为“发表”)。在韩我手边无书,虽然想就先生提出的问题追查一下,看鲁迅是否真的语不涉朝鲜,但直到本月上旬回到国内,才拨出时间将鲁迅全集翻了翻。鲁迅文章煌煌十多大卷总有近千万字吧,如果都输入电脑,在电脑上发出一个搜检指令即可立获答案,但遗憾这个工作似乎还

4、没有人做。我几日来的翻检并不彻底,加之手中全集此前还被胞弟借失几本,一时不能凑齐。加之今年天气酷热,镇日有如桑那浴,这个工作做得并不细致。即便如此,我也高兴地发现,其实鲁迅文章并非一点不涉及朝鲜,李泳禧先生的说法并不确切。他在中国听到的“好像鲁迅没有涉及到”云云,也仅仅是“好像,”信口漫语而已。据我的翻阅发现,鲁迅语涉朝鲜有以下几处:一,《灯下漫笔》有:“外国人中,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占了高位,养尊处优,因此受了蛊惑,昧却灵性而赞叹者,也还可恕的。可是还有两种,其一是以中国人为劣种,只配悉照原来模样,因而故意称赞中国的旧物。其一是愿世间人各不相同以增自己旅行的兴趣,到

5、中国看辫子,到日本看木屐,到高丽看笠子,倘若服饰一样,便索然无味了,因而来反对亚洲的欧化。这些都可憎恶。”以上这段可证明,鲁迅并不认为自己的民族是“劣种”(众所周知他只是攻击民族性中的劣根性),同时语及“高丽”,当然也并不歧视朝鲜人。反而对于故意赞美其实是宁愿亚洲这些国家永远守旧而不要改革者,鲁迅表示了他强烈的憎恶。二,《译者序二》(见载译文序跋集,鲁迅全集10)有:“全剧的宗旨,自序已经表明,是在反对战争,不必译者再说了。但我考虑到几位读者,或以为日本是好战的国度,那国民才该熟读这书,中国又何须有此呢?我的私见,却很不然;中国人诚然自己不善于战争,却并没有诅咒战争;自己诚

6、然不愿出战,却并未同情于不愿出战的他人;虽然想到自己,却没有想到他人的自己。譬如现在论及日本并吞朝鲜的事,每每有‘朝鲜本我藩属’这一类话,只要听这口气,也是足够教人害怕了。”以上一段无可辩驳地表明,鲁迅反对侵略战争,不仅明确反对日本吞并朝鲜,就是对于中国人意识中的大国沙文主义愚昧思想,也迎头予以痛击的。三,《〈狭的笼〉译者附记》里有:“日英是同盟国,兄弟似的情分,既然被逐于英,自然也一定被逐于日的;但这一回却添上了辱骂与殴打。也如一切被打的人们,往往遗下物件与鲜血一样,埃罗先珂也遗下东西来,这就是他的创作集,一是《天明前的歌》,二是《最后之叹息》”。以上一段虽然没有朝鲜字样

7、,但第一句据鲁迅全集注:“一九○二年日、英帝国主义为侵略中国及与沙皇俄国争夺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利益,缔结了反俄的军事同盟。”(见全集10第20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这也算是语涉朝鲜吧。四,《〈苦闷的象征〉引言》有:“大约因为重病之故吧,曾经割去一足,然而尚能游历美国,赴朝鲜;平居则专心学问,所著作很不少。”这也是提及朝鲜一例,至少说明鲁迅心里眼里都有着朝鲜。而并非“一点也没有”“没有涉及到”。鲁迅为什么没有专题探讨朝鲜的文章,以及为什么身边发生有关朝鲜民族的大事并不直接见载日记书信(恕我还没有细查,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