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现状和对策思考

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现状和对策思考

ID:10617627

大小:63.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7

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现状和对策思考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现状和对策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现状和对策思考/-找文章到 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村道)是全县公路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十一五”是农村公路建设的新时期,近年来,由于省市政府有关政策的出台,竹溪县掀起了公路建设新高潮,农村公路得到飞速发展,农村公路改造工程使竹溪县农村交通面貌发生历史性深刻变化,群众称赞“路通车通民心通,‘三个代表’在交通”,农村公路工程切切实实成了广大人民群众称道的“民心工程”。但是,公路“三分建,七分养”,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管理,将是下一步工作的主题。公路验收通车后,农村公路的养护机制、资金的筹措、路权路产的维护、如何开展日常养护等等问题,都亟待公路管理

2、部门去探索和解决。为此,笔者通过对竹溪县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并结合实际,对目前建成的农村公路在养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谈谈个人的浅见:一、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基本情况至2006年底,竹溪县县道、乡道、村道总里程2644.43公里。其中县道4条308.98公里;乡道52条690.73公里;村道204条1644.72公里。县道、乡道、村道等级公路为1404.59公里,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53.1,其中:三级公路247.19公里,四级公路151.79公里;等外级公路1239.84公里。15个乡镇均通公路,353个村通公路,占行政村总数的90,公路密度为0.86,每万人拥有公路为79.7公里。三年来,

3、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解决农民出行难为目标,全县累计完成通村水泥路174个行政村694.4公里,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44%,公路网络逐渐趋于完善。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是下一步工作的主题。如果辛辛苦苦修建起来的农村路几年就坏了,那民心工程就变了质。但是,由于受资金限制,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目前处于无人养护、无人管理、水毁工程得不到及时修复状态,导致了只建不管,重建轻养,公路损坏严重,逐步形成了新的“行路难”局面。二、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滞后的问题十分突出:管理养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养护资金缺

4、少稳定渠道、投入不足、养护质量不高等问题直接影响农村公路正常使用、行车安全和长远发展。(一)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短缺首先是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兴建一条通村水泥路,省市给的仅是补助资金,当地乡、镇、村还需筹集拼盘资金,据了解,竹溪县393个行政村中95无村级经济,所筹集的拼盘资金是按每户人口数而筹集,因此,再筹集一笔巨资用于公路的日常养护就显得后继乏力、力不从心。其次水毁经费无着落。自然灾害是不可预见的,暴雨过后塌方的清理,挡墙、涵洞、路肩、边沟的修复等等,都需要大量资金。如水坪镇前进茶场公路全线6.19公里,总投资110万,省补每公里10万,自筹资金40多万元。又如龙坝乡吴家坝村公路因无法解决水

5、毁经费,但为了公路正常使用,村委会贷款用于恢复路况,但如何还贷将又成为村委会无法解决的问题。(二)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差受到建设资金投入等条件的限制,作为“通达”“通畅”工程建成的农村公路普遍性地存在技术等级偏低、抗灾能力薄弱的缺陷。如我县近几年完成的“通达”“通畅”路都是标准很低的准四级公路,特别是山岭重丘区的农村公路,因没有更多的资金来完善边坡、挡墙等公路配套设施,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极易发生塌方、挡墙倒塌等险情,给公路安全和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如泉溪镇坝溪河村公路挡墙受投入资金的限制,未用砂浆浆砌,受去年夏季暴雨的影响,路基被冲毁,板块被架空,造成重大损失。(三)农村公路实行有

6、效管理难根据公路管理部门现有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工程技术力量和养护管理力量,目前只能基本满足主要干线公路,而无力再来兼顾农村公路的管理工作,因为农村公路点多、面广、线长,过于分散,而且进去后往往是条“死胡同”,需原路返回,增加了巡查和管理的里程和难度。同时,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延伸,侵占、损坏公路的行为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以现有的工程技术人员、路政管理人员的配置和数量,根本不可能对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管理。三、加强农村公路监管的对策为了使乡村奔向小康社会的通村水泥路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笔者认为当前应尽快落实以下措施:(一)理顺关系明确责任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

7、理,必须根据《公路法》规定和交通部颁布并于二00六年三月一日开始实施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县境公路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12全文查看配合的原则,形成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养护管理体系,来保障农村公路的各项养护管理工作得以正常开展。其一是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让农民成为农村公路的主体。长期以来,农村公路的发展一直是交通主管部门负主要责任,而农民常抱着“等、靠、要”的思想观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