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体制创新与文化生成的论文

教师教育体制创新与文化生成的论文

ID:10660644

大小:5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教师教育体制创新与文化生成的论文_第1页
教师教育体制创新与文化生成的论文_第2页
教师教育体制创新与文化生成的论文_第3页
教师教育体制创新与文化生成的论文_第4页
教师教育体制创新与文化生成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教育体制创新与文化生成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师教育体制创新与文化生成的论文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一方面要在宏观上对当前的体制障碍和百年来的历史传统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总结,进一步推进体制的创新;另一方面要在微观层面上开展教师教育文化的形塑和重建,实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深刻转变。  关键词:教师教育;体制创新;文化生成  我国的教师教育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开始,至今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无论从宏观的管理体制和结构方面,还是在微观的教育理念、课程与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然而,教师教育管理体制和培养模式的诸多障碍和缺陷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突破和有效解决,需

2、要以体制的创新为保障,文化的生成为手段,不断推进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一、我国传统教师教育体制的优势    (一)传统教师教育体制体现了师资培养问题的独立化道路  从梁启超最初关于创办师范的第一声呐喊,到盛宣怀创办第一所“师范院”,再到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确立,最后到新中国以后,都一直坚持独立设置师范院校的传统。这与中国近代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培养大规模的实用性人才的特殊国情密切相关。在新的历史时期,非均衡性依然是中国教育发展的现实,无论是由综合大学培养师资,还是由专门师范学院来培养教师都需要适应中国复杂而又特殊的教育发展实际。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教师的培养问题

3、始终要走内在的独立化、自主化和专业化道路,传统的教师教育培养体制适应了中国特殊时期的基本国情的同时,面临现代转型的诸多机遇和挑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传统教师教育体制适应了中国最初级的专业化师资培养要求  工业社会发展的事实和结果是职业专门化,它需要培养大量的专业化实用人才,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必然是以分科为基础的专业教育,这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都经历的共同历程。专业教育在师资培养方面便是教师专业化,它具有三层涵义,一是体制机构设置上的专门化,二是培养方式上的专业化,三是师资素质结构上的特殊化。无论在形成之初,还是在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的教师教育体制在特殊

4、的历史时期内都体现了专业化师资培养的初步要求。当前的问题是,师范教育特别是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诸多挑战,其教师培养模式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同时,专业化发展道路需要更加理性化,教师素质必须立足更高的专业化,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师资培养。    (三)传统教师教育体制适应了中国“师道尊严”的文化情结  “师道尊严”是我国传统社会的重要内容,对教师的要求历来具有“人师与经师”、“修养与能力”并重的文化情结和唯美心态。现代社会,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才资源,它不仅具有私人性,而且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在教师身上凝聚了全社会对教师德能权重追求程度上的一种公共性和私

5、人性难以彻底平衡的复杂心态。传统教师教育价值观较为侧重教师个体人格上的修养,而现代教师教育更大程度上追求教师职业综合能力,在两难求全的情况下,只要不突破师德底线,人们更能接受的是知识和能力上更具优势的教师。师道尊严、尊师重教的传统如何继续,此种文化情节如何变革和扬弃,将成为教师教育体制变迁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当前教师教育体制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教育体制存在定向性、单一性和封闭性弊端  从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历史看,始终坚持以各级师范院校培养师资的一元定向体制为主体,兼由各级教育学院和进修学校的成人教育学院为辅的职前职后教师培养体系。单一的教师教

6、育培养模式使教师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分离。在培养计划上各自为政,在行政管理上政出多门,在培养方式上各行其是,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培养链条,更难以形成一种与终身教育相联系的教师培养体系。封闭性的教师培养模式,使师范院校长期在一种自我封闭的系统内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与社会各个领域以及其他教育系统的沟通和联系不够紧密。在加强学生教育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同时,忽视对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最终使得师范院校缺乏办学的活力和竞争力,尤其缺乏自身的造血功能。    (二)教师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形式单一  目前,我国的教育投入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为辅,这一新

7、体制虽然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下来,但渠道畅通、机制健全的多元化投资体制事实上并未成熟。对于教师职前教育的师范类学校,接受社会投资力量办学和捐赠的形式往往比一般综合类大学要少。对于教师职后教育的各级教育学院来说,它们的教育经费来源除了国家财政拨款以外,主要是依靠学历教育的学费收入。其中,非学历性的职后培训的教育经费主要由受训者自己承担,缺乏政府和社会的雄厚资金支持,这成为职后教育体系健全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教师教育在职前和职后阶段均面临财政投入总经费的不足和渠道单一的双重困境。    (三)教师资格认定和评价制度不健全  从1996年开始,我国《义务教育法》才规定

8、建立国家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