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北沿海林地立体生态开发模式的思考论文

关于苏北沿海林地立体生态开发模式的思考论文

ID:10698173

大小:5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关于苏北沿海林地立体生态开发模式的思考论文_第1页
关于苏北沿海林地立体生态开发模式的思考论文_第2页
关于苏北沿海林地立体生态开发模式的思考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苏北沿海林地立体生态开发模式的思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苏北沿海林地立体生态开发模式的思考论文.freel,是江苏省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为缓解生态环境恶化的危机,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实施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已形成带、网、片、点相结合的多树种、多林种、多模式和多功能的综合防护林体系,起到了调节水文过程、改善水质、支持植被、提供动物栖息场所等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口的膨胀,苏北沿海生态系统普遍存在着物种单一、结构简单、自我调控能力弱和经济效益低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不仅源于沿海地区极易遭受台风、暴雨、洪涝、盐渍化、风沙、干旱、干热风、冰雹、低温等自然灾害胁迫,地处

2、胁迫频率大和干扰力度强的脆弱生态系统之中的先天不足,而且来自经济当事人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如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部门割据对资源的非优化利用、不合理的滩涂围垦等),加剧了沿海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后天失调。这2支巨大的冲击力严重制约了苏北沿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苏北沿海地区大力推广林地立体开发经营技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林地立体生态开发的主要模式2.1林下间种模式林下间种是赣榆县较常见的立体开发模式,通过在林下种植一年生作物,提高林地短周期效益。厉庄、黑林等地,林下套种豌豆、小麦等作物,以耕代抚,以农促林,达到林农结合、效益双赢的目的。金山徐福茶厂

3、在林下间种茶叶,最大程度地模拟自然环境建成森林茶园,形成了林间种茶、茶边种草、以草养畜、以畜产肥、以肥产气、以气制茶、积肥还田的生态循环模式,现已种植生态有机茶20hm2,生产“徐福”系列茶叶10余个品种,产品远销海内外,深受消费者喜爱。2.2林畜、林禽模式目前,赣榆县许多地方开展林下种草养畜或直接在林下养鸡、肉鹅、羊等,有效利用林下昆虫、小动物及杂草资源,发展养殖业,形成动物食草、粪还林、林木利用价值高的生态循环食物链1。班庄、吴山、塔山等地的农民在林下养鸡、鹅等,年增收3.75万元/hm2,鸡粪、鹅粪作为肥料还土,可减少肥料投入,同时树木的虫害也

4、得到有效控制。2.3林菌、林油、林菜(花)间作模式利用林荫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小的特点,以林地废弃枝条为部分营养来源,在郁蔽的林下种植双孢蘑菇、平菇、香菇等食用菌。门河农民在杨树林下发展香菇、蘑菇,其质量和产量都有较大提升,每年可实现收入4.5万元/hm2。油料作物属浅根作物,具有固氮根瘤菌,不与林木争肥争水,且又覆盖地表,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一般以花生、大豆为主。根据林间光照强弱及各种蔬菜的不同需光特性科学地选择种植种类、品种,发展耐阴蔬菜、花卉种植2。沙河、城西等镇农民在林下间作种植蔬菜、花卉,年增收5.25万元/

5、hm2,是一种经济效益较高的发展模式。2.4林业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结合林地发展生态旅游是赣榆县林地立体开发的重要模式。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农舍的生态环境有了大的变化。赣榆县积极鼓励农民在林地开展乡村生态旅游。厉庄、门河镇的农民,通过举办樱桃节、芍药节等庆典活动,每年可从乡村生态旅游的餐饮、娱乐等项目中获得丰厚的收益。3林地立体生态开发效益分析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利用林地资源,在林下开展林、农、牧、花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经营。它使林地既是生态保护带又是综合经济带,能变林业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使林地的长、中、短期效益有机结合,极大地增

6、加林地附加值。其既可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又为发展农村经济开辟了新路子,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3.1社会效益显著一是拓宽农村就业门路,为农村劳力提供就业岗位;二是林下产业已成为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三是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3.2生态效益明显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林下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加速了森林的新陈代谢,提高树木的生长和林分质量。既可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培育保护林木资源,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又为林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路

7、3。3.3经济效益巨大正常种植速生杨每年平均投资3000~3750元/hm2,其中水、肥占投资的2/3,8年投资2.4万~3.0万元/hm2,林木收入12万~15万元/hm2,减去投资,纯收入达1.8万元/hm2左右。通过林下养鸡、养花、间作等,每年增收达4.5万元/hm2以上,是一种经济效益较高的发展模式。4发展林下经济的措施4.1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实际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完善林下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各地森林资源、企业和产品市场情况,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型产业化的要求,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优势,突出产业发展建设

8、重点,使规划科学合理4。4.2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和产业协会的扶持力度一是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为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